这是最近几年以来最震撼人心的观影体验之一。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竟然英年早逝,非常令人遗憾。总体上,电影拍的很真实,如同在看纪录片。藏区空旷苍茫,连空气中都带着几分野性,而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人际关系简单直接,诚恳真挚。
本文从叙事结构、核心主题探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观后感。
结构叙事
电影选择了情节设置较为简单的线性叙事,基本上没有多余的细枝末节,整部电影只围绕着一个事件展开叙述。
故事起因非常简单,导演几年前听到朋友讲了一个故事,一只雪豹闯进牧民的羊圈里咬死了几只羊之后睡着了。如何处置这只雪豹,牧民们出现了意见分歧,有的说要放了,有的说不能轻易放了它。—这个故事萦绕在导演脑海里挥之不去,直到2020年,他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之后拍成了电影。
叙事的直截了当与内容的简约相呼应,也与人物简单而强烈的情感相互映照。
内在核心主题探讨:神性与人性的冲突。
这家藏民的弟弟“雪豹喇嘛”即将去拉萨出家,影片中超现实的部分就是关于他的“前世记忆”。喇嘛之前救过一只小雪豹,后来他去山里修行,遇险回不来,雪豹及时出现反过来救了他一命。这个感恩与救赎的故事让这个小喇嘛身上散发出超出人性的神性,他深信雪豹是有灵性的动物,甚至跳入羊圈企图直接放了它。他怜悯这只雪豹母亲及其孩子,他敬仰自然与万物,他相信人与自然能和谐共生。
然而,哥哥金巴,作为一个羊圈遭遇雪豹袭击的受害者,他愤怒地斥责这位“不速之客”所犯下的罪行,他被暴怒的情绪所席卷,一次又一次地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控诉。这是电影高潮所在,他激动到不能自已,重复的话语有些语无伦次,甚至生出了几分黑色幽默。雪豹咬死了九只羊,这九只羊的损失,对于本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如果不能补偿这笔损失,那么他宁可要以牙还牙,血债血偿。但得知雪豹是保护动物必须放归之后,他发出了灵魂提问:谁能补偿我的损失?在没有获得确切答案的当下,他要反抗,要争取自己的权益,而这,是真实的人性。
谁闯入谁的世界
雪豹是人类世俗生活的闯入者,扛着摄像机的记者是藏区居民地的闯入者,而人们又何尝不是大自然的闯入者。记者跟着“雪豹喇嘛”一起爬至高山,后者为拍摄雪豹放置了隐藏摄像头。他们登至最高处,俯瞰苍茫大地的壮观景色,而这也正是平时雪豹巡视自己王国的视角。同为闯入者,谁又有权力可以高高在上地否定别人呢?
结局是否解决了矛盾
故事的最后,哥哥金巴被暂时压制,雪豹得以放归。雪豹走出羊圈,散发着几分神圣的光芒,仿佛通人性一般,用自己的方式向每个人释放自己的善意。
导演曾说,外界对于藏民的文化习俗与思维方式在认识和理解存在一些偏差,所以他希望能通过创作的方式展现最真实的情况。这个片段可能就是藏民们所理解的来自大自然的灵性的光辉。
从表层看,神性暂时战胜了人性,而金巴在之后也得到了相应的物质补偿,但类似的事件仍有可能继续会发生。如果相关的措施没有落实,人的自我没有与自然和解,那这样的矛盾依旧无法解决。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导演通过影片提出的这个问题,终将得到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