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可不可以说清明节快乐?

潮新闻 小狮子巴图鲁2024-04-03 08:05全网传播量10.1万
00:00
00:00

知乎里曾有个高赞的问题:“可不可以对别人说清明节快乐?”

很多人都觉得不合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跟快乐,好像怎么都沾不上边,作为一名中国人,听到说清明节快乐,总有那么一点违和感和罪恶感。

但换个角度想想,清明节又似乎真的是个快乐的节日。

离清明节还有一个多星期,婆婆就不断提醒,要我们回老家过清明节。我爽快地答应了,四月天,莺飞草长,桃红柳绿,正是春光无限时,借着这个由头带孩子去郊外踏踏青、看看油菜花、摘马兰头、挖荠菜、掐几把草头,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

婆婆凑在先生耳朵前神神秘秘地嘀嘀咕咕,原来清明节也刚好是先生奶奶的忌日,婆婆说他堂哥近几年生意做得顺风顺水,正是因为前几年清明时好好祭拜了他奶奶,今年你一定也要认真地祭拜一次,让你奶奶多保佑着点你!

我在一边听得直乐,原来这清明扫墓里还透着那么点功利的小心思,想想我们这些老祖宗们也真是不容易,不是那么单纯地就能享受到后人的清明祭奠,这生前为小辈们操劳,百年之后还得为小辈们操心。

先生老家在嘉兴,许是嘉兴的粽子太有名气了,那里的清明不做清明团子,而是用粽子代替。回去一进厨房,吓了一头,厨房里架了两根长竹竿,密密麻麻地挂满了粽子,粗略一数,足足有上百个!明显不是仅仅用来祭奠,婆婆显然是借着清明节这个由头,让大家都尝尝她包的咸鲜香甜的地道嘉兴粽子。

第二天去扫墓,距公墓尚有几公里,沿途已停满了车子,公墓路边有很多卖香烟蜡烛锡箔元宝之类的祭奠物品,最引人注目的是卖绢花的,这小镇不像城里,卖的是素雅高洁的鲜切白菊花,大多是绢花,且不是白色,却是大绿的叶子配了大红大紫、明黄橘粉的花朵,俗艳喜气得不行。

到了墓地,一片花红柳绿,虽都是统一式样的公墓,但各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有在墓前将金银锡箔堆得小山似的;也有将鲜艳的绢花很招摇地插满整个墓顶的;更有别出心裁的人家,在墓地四角插上四根竹竿,拉出好多条五彩缤纷的彩带……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更是把这个扫墓活动渲染得热闹非凡,小孩子捂着耳朵一惊一乍,四处乱窜,趁机故意尖声大叫。

全家除了公公在墓前表情严肃地忙碌着之外,其余人都三三两两站在明媚的春阳下闲闲地聊天,小镇不大,大多沾亲带故,常遇到熟识的亲朋故交也来扫墓,大家高声大气地打着招呼:“你们什么时候到的啊?”“上午刚到,你们什么时候来的啊?”……这热闹劲儿啊,更像是一场欢乐的聚会。

婆婆把刚买的一大束绢花摆到墓前,孩子们把从旁边的田野里采来一大捧黄的油菜花、紫的苜蓿花,还有些叫不出名儿的野花,也一股脑儿乱七八糟地堆到墓前,说送给太婆婆太爷爷。

公公喊孩子们过来给地底下的太爷爷、太婆婆鞠躬,十岁的小外甥女很乖巧地过来鞠了个躬,又自作主张地加了句祝福语:“祝太爷爷、太婆婆清明节快乐!”

我们都被逗笑了,只有公公微微变了脸色,阻止说:“小孩子别瞎说,清明节怎么能说快乐呢!”小外甥女却理直气壮地说:“清明节怎么就不能说快乐啊,今天有这么多人来看他们,给他们送花送好吃的,还送很多‘钱’给他们花,多开心呀!”

是啊,虽然说“清明节快乐”感觉有些别扭,但确实也是真话。

那些俗艳而招摇的绢花,那带着浓浓烟火味的丰盛祭品,那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那升腾缭绕的烟雾,还有开心嬉闹的孩子们,轻松愉快地聊着天儿的大人们……

这俗世红尘里的清明节,就是那么真实的快乐,这或许也正是地下的老祖宗们最愿意看到的,听到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晚潮: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