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新民晚报
从农村放牛娃成长为王牌战斗机飞行员,在战场上一对四击落两架敌机后全身而退,更是在遭遇敌人偷袭、油料将尽的危急关头击落世界第一空军强国的超级王牌,给予骄横无比的强敌当头一棒……
这个似乎只能存在于“爽文”中的传奇故事,却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的主角,昨天刚刚与世长辞。
据央视军事消息,空军战斗英雄、原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韩德彩中将,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1岁。
图源:上观新闻
韩德彩,安徽省凤阳县人,1933年6月出生,1949年3月入伍,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飞行员、飞行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副团长、师独立大队大队长、副师长、师长、军长、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击落敌机5架,荣立一等功、三等功各2次。击落美国空军“双料王牌”飞行员哈罗德·爱德华·费席尔驾驶的F-86型飞机,被空军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及军功章。
下面,就是韩德彩的传奇人生。
图源:上观新闻
从放牛娃到战机飞行员,他四个起落就放单飞
“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这唱的就是韩德彩的家乡。
韩德彩出生在安徽凤阳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条件不好,兄弟姐妹6人都没有一件能见人的衣服。1949年,不到16岁的他瞒着家人报名参军,除了想扛枪打仗,也想为家里减轻负担。当时,他编了个儿歌:“小呀嘛小二郎,背着爹娘把兵当,不怕苦和累,不怕上战场,只怕上级说我笨,没有功劳,无颜见爹娘。”
入伍不久,韩德彩就立了三等功。排长找他谈话,让他去空军当飞行员,他一听傻了:“我是个放牛娃,只念过一年书,怎么能当飞行员?”排长说,“你年纪小,又喜欢学习,去了好好学,将来你在空中,我们在地面配合,咱们再也不用像解放战争时一样受敌人的气了!”
图源:上观新闻
1950年5月底,韩德彩坐火车去了长春,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的航空学校里学文化,同一批学员里既有从陆军抽调的,也有牡丹江航校的。11月中旬,一个飘着大雪的晚上,指导员告诉他们,文化课暂停,去济南第五航空学校学飞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到学校的当晚,校长吴元任在迎新讲话上说,希望大家能赶紧学出来,架着飞机奔赴战场。
战事急迫,韩德彩和战友们有满腔报国热情,但无奈课程太难。一个月里要学习飞行原理、飞机发动机工作原理,以及地形学、无线电学、气象学等很多课程。时间这么紧,只能拼了。晚上宿舍熄灯后,他们就跑到走廊上看笔记,电灯只有乒乓球大,很昏暗,但大家都披着军大衣在熬夜读书。一个月里,他们基本都没脱过衣服,读累了就打个盹,醒来继续学,考试成绩出来后,大家全部合格,教员激动得和他们抱在一起哭。
12月考完试,这批学员在新乡、济南、沈阳、公主岭等多地进行了飞行训练。在公主岭机场,他们向苏联空军学习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的驾驶操作。他们的教官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英雄扎布拉聂夫,绝非等闲之辈。到公主岭的第三天,他带着韩德彩飞了一片空域、一个螺旋、一个复杂特技和四个起落,就要叫韩德彩放单飞(独自驾机飞行)。
单飞需要向上级报告,管训练的副团长知道后急了:“扎布拉聂夫你是不是疯了,才飞了四个起落,你就让他单飞?”但扎布拉聂夫坚持:自己带的学员,肯定没问题。两人还因此吵了起来,这时候团长刚好经过,他决定跟韩德彩飞两个起落,看看他的水平。从飞机上下来后,团长对扎布拉聂夫竖了个大拇指,说:“可以!”
图源:上观新闻
以一敌四,大获全胜
1952年1月,韩德彩所在空15师43团作为第二批志愿军空军力量,奉命进驻大孤山机场。机场之所以设在国内,是因为朝鲜的机场不断被美军攻击,白天刚修好,晚上就被炸。
飞过朝鲜大地,韩德彩目光所及,满目疮痍,几乎找不到一片完整的城镇和村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在梦中喊冲喊杀,有时会惊醒身旁的战友。
尽管大家都想拼命,但他们收到的命令却是“有仗则打、无仗则训,不恋战、不硬拼”。原因是我军战机数量远少于敌人,空战时,经常前后左右都是敌机,就像进了敌人窝。而且我军大部分飞行员都初出茅庐,飞行时长约20小时,美军大都是经历过二战的资深飞行员,飞行时长普遍在几百上千小时。但这群初生牛犊很拼命,一天最多飞4次,降落后胳膊总是累得都抬不起来。
当时,志愿军装备的是米格-15,飞行高度高,速度快,37毫米和23毫米口径机炮威力大,但滞空时间短。美方使用F-86,12.7毫米口径机枪威力小但载弹量大,滞空时间长。美军时常利用志愿军战机滞空时间短的缺点,在我方战机起飞或返航阶段快速袭击。
1952年3月24日上午,韩德彩所在编队飞到铁山半岛侧方,接到通报下方有敌机,发现了就狠狠打。开始他只看到一架敌机,树叶大小,已飞抵清川江附近,明显就是要炸毁清川江大桥,破坏运输线。他准备攻击它时,右前方又出现了4架敌机。韩德彩顾不上报告,就对准敌机开炮,想吓跑对方。就在此时,作为僚机的他与长机失去了联系,只能一人对阵4架敌机。
距离约400米时,韩德彩抓紧时机,瞄准了一架敌机,炮弹击中左翼,不过几秒,它就翻滚着掉下去了。几乎同时,他也遭到攻击,机身剧烈震动了一下,另一架敌机从他的左翼下方冲到前方。韩德彩驾机快速转到它右侧上方,待它越来越近,找好攻击角度,再次开炮,几炮都击中了敌机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一瞬间,敌机凌空爆炸,碎片纷纷坠入海中。
落地后他才发现,战鹰的尾翼被敌机打出一个洞,如果弹着点偏一公分,就会击中操纵面,后果不堪设想。
一次击落两架飞机后,韩德彩立下一等功,并被提为副排级。
图源:上观新闻
千钧一发,击落美军“双料王牌”
1953年4月7日,驾驶僚机的韩德彩跟随长机在执行掩护机场任务时,战机油料警告灯亮起,经请示后他准备返航。突然,塔台里传来急促的呼叫:“拉起来、拉起来,敌人向你开炮了!”韩德彩也立即呼叫长机:“敌人向你开炮!”
此时我的油料警告灯已经亮起,为了掩护队友,我果断拉起飞机,与敌人周旋。敌人知道我驾驶的米格-15低空盘旋性能不如他,就试图引诱我到低空作战。
危急时刻,韩德彩头脑异常清醒,他没有上当,反而向上升了一点高度。敌机见他没跟进,也猛地向左上方拉起。
韩德彩见时机到了,果断紧追截击,充分运用米格-15转弯半径小、机动性好的特性,几个翻滚后占据了主动。逼近到300米时,他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按下了炮钮。
敌机尾部油箱被击中,火里弹射出一个黑点。韩德彩赶紧用无线电呼叫:“快来抓俘虏!敌人跳伞了!”从发现敌机,到把它击落,整个过程也就不到30秒。
顾不上多看一眼战果,韩德彩赶紧转弯对准跑道降落。刚进入跑道,发动机就骤然停车,机上的油料已经耗尽。他说,要是晚个15秒钟,肯定就回不来了。
机场上很多人都看到韩德彩打下敌机,敌人还跳了伞。这种情况是第一次,大家又是扔手套,又是抛帽子,就像过节一样欢呼着:“打得好打得好,敌人中弹跳伞了,抓了俘虏跑不了!”
晚上8点多,团参谋带韩德彩去警卫员房间里看俘虏。一进房间,摆着一张桌子,美国人面朝南,两旁各有一个岗哨,见到有人进屋,他立刻站了起来,浑身都在颤抖。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美国人,他长得高高大大,黑头发黑眼睛,脸上和右耳上都有擦伤。去之前韩德彩还想好好教训一下他,结果待了三五分钟,没说一句话就走了。当时,韩德彩只知道他是一名老飞行员,在技术和作战上有两下子。后来才知道,他是美空军第51联队的费希尔上尉,“双料王牌”飞行员。
国际上对于空战王牌飞行员的通用定义,是在空战中击落5架敌机。费席尔从15岁开始飞行,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已击落过10架飞机,是王牌标准的两倍,因此被称为“双料王牌(Double Ace)”。
图源:上观新闻
费席尔被俘后,一再要求见一见击落他的对手。志愿军空军领导满足了他的愿望。当他见到韩德彩后,他双肩一耸,摇晃着脑袋说:“对不起,长官先生,我不愿意开这种玩笑……要知道,我是美国空中英雄,怎么可能是这个年轻人打下来的?”
韩德彩与费席尔在中国相见。王湘云 摄
1955年,费席尔被释放归国,多年来,他一直希望能再见到当年把自己击落的对手。1997年10月,费席尔随飞虎队旅行团来到中国,这时他已是70多岁的老人,韩德彩已经是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经团长、中美交流协会会长的介绍,费席尔马上向韩德彩敬礼,高兴地问韩德彩:“将军,就是您打下我的座机?”韩德彩微笑着点点头。费席尔幽默地说:“谢谢您手下留情,要不,我们就没有今天的机会了。” 韩德彩对他说,“上次见面我们是敌人,这次见面我们是朋友”。
韩德彩向费席尔赠送书法作品。王湘云 摄
现场气氛十分融洽,两人握手拥抱。费席尔将一架由其父亲制作、放置在他办公桌上40多年的F-86战机模型赠予韩德彩。韩德彩回赠了他书写的一幅书法作品“着眼未来”。此后,两人还数次在中国相见。
韩德彩和战友们在一起。王湘云 摄
“有了高端武器,但志气不能丢,抗美援朝的精神不能丢”
1959年,韩德彩首次参加国庆阅兵,带领一个飞行梯队飞过天安门。60年后,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韩德彩坐在国庆阅兵式致敬方阵的礼宾车里,抬头仰望160余架战机组成的12个空中梯队呼啸长空,举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耄耋之年的韩德彩十分关注公益事业,10年间在家乡先后捐建了2所希望小学。他还经常受邀到学校、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宣讲国防教育,并在家中收拾出一间陈列室,把孩子们寄给他的信件、手工作品和自己获得的军功章放在一起。他说:“军功章是党和国家对我的褒奖,这些信和物件是孩子们对我的认可,都是我最珍贵的东西!”
“抗美援朝时期,我军大部分飞行员的飞行时长约20小时,而美方是我们的上百倍。初入战场,技不如人是公认的……但是对美军来说,上战场只是一个任务,他们很怕死。但我们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要为朝鲜人民报仇,为祖国争光,根本不怕牺牲。”韩德彩说,现在我们有了高端武器装备,但这种志气不能丢,抗美援朝的精神不能丢。“都说我们当时是‘钢少气多’,但最终‘气’还是战胜了‘钢’!”
韩德彩曾经写过一首诗:忠心为国是军人,疆场杀敌建奇勋。面临弹雨猛如虎,怎问生命值几文?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军网、上观新闻、澎湃新闻、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