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日并出的同时,那些毒蛇猛兽也趁机施虐。“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以羿的脾气,不知道则罢,既然听说了,又如何忍心让天下百姓继续受这种苦难,“老夫杀了那些祸害再回天庭!”
羿率领逢蒙及五百士兵,首先向少咸山的猰貐开刀。
猰貐原是烛龙的儿子,性本善良,不知何故与另一天神贰负结下梁子,这个贰负实在“二”,听了另一天神的挑唆,杀死猰貐。天帝怕烛龙伤心,下令将猰貐的尸体抬上昆仑山,让西王母用不死药将其救活。谁知复活的猰貐神智懵里懵懂又跌进弱水,变成牛身人首的怪兽,如婴儿般哭哭啼啼,饿了就上岸吞食人畜,成了人见人怕的凶兽。食尽弱水两岸的人畜,又跑到少咸山继续作恶。
羿剿罢猰貐,南方又来求救,说洞庭一带有巴蛇危害。
欲灭巴蛇,必须得有雄黄。
北方凶水一带有雄黄,但凶水为九婴所占。
九婴是什么怪物?
据说孔壬曾率领天朝两师之军剿杀,结果被九婴打得落花流水。
一条蛇有多少能耐,以致两师天朝之军大败而回?
九婴非一般之蛇,一身九头,既能吐水,也能喷火,斩掉一头,马上会长出一头,是永远杀不死的怪物,除非你能一刀同时将九个头削掉。
务成子听后哈哈大笑:“那是孔壬信口雌黄。也难怪,两师天朝之兵,竟然被一群娃娃打得落花流水,说出来还不被人们笑掉下巴?”
“九婴是娃娃?”逢蒙张大嘴巴看着务成子。
务成子道:“是的。不过这些娃娃不是一般的娃娃。其来历,与伏羲的八卦有关。”
“九婴与八卦有关?”逢蒙好奇。
务成子道:“这里面有故事,今天我给你们讲讲。你们都知道,八卦是伏羲创立的,天下的八卦台数不尽数,这说明,伏羲的八卦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在某一个固定的地方创立的。伏羲生于成纪,长于成纪,他年幼时就开始研究八卦,第一个八卦台也建于成纪。因为当时年幼,八卦的线条画得特别细小、稚嫩。九婴是八卦中的坎、离二卦。坎为阳,一长,四短,是五个男孩;离为阴,二长,二短,是四个女孩。坎为水,色玄,所以男孩穿的都是黑衣;离为火,色赤,所以女孩穿的都是红衣。”
羿三下五除二,降服九婴,取得雄黄。
羿一路南行至洞庭,剿杀巴蛇。
巴蛇,也叫修蛇,身长五六百尺,头绿体黑,能一口吞下大象,三年后才排出象骨。
洞庭湖,水天相连。洞庭湖畔,田藤纵横,望去,不见稻黍,遍野荒草;树丛中,东一村,西一舍,村庄上空不见一丝炊烟,道上更不见行人。
巴蛇踪影杳然。
“巴蛇正在山上曝鳞呢。”向导告诉羿。
队伍向山的深处挺进。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日已西斜。
洞庭山上古木森森,夕阳下,一条七彩长虹横亘半空。
“那不是彩虹,是巴蛇。”向导说。
细看,真的是一条蛇,正在曝晒鳞甲呢。那蛇头搁东山,蛇尾拖至西山,身如车轮般粗,张口吐舌,红红的信子,像一把软质钢叉不停地卷动。其鳞甲,或青,或黄,或黑,或赤,在夕阳下闪闪发光。口中喷出的毒气如滚滚烟雾,向四处飘散,闻之,鼻孔有一股热辣辣的刺痛感。
向导告诫:“切勿靠近,小心中毒。”
然,巴蛇那是羿的敌手,一箭正中七寸,一命呜呼。
现在的巴陵或叫巴丘,就是巴蛇的尸骨堆积而成的。
杀掉巴蛇,继续南行。
《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南至东南方……(有)凿齿民。”高诱注:“凿齿民,吐一齿出口下,长三尺也。”
凿齿生活在南方的沼泽地带,似兽非兽,似人非人,两根像凿子一样的獠牙穿过下巴。凿齿牛高马大,一手持盾,一手持矛,好战而凶残,吃人。
很快,凿齿也被羿荡平。
东方青丘之泽最近出现一只怪物,名大风,亦名大凤。
大风人首犬身,见人则笑。也有说,大风如巨型孔雀,极其凶悍,张开翅膀可遮天蔽日,扇动两翼即成飓风,可以将合抱的大树轻易拔起,卷民房像扫落叶那样轻飘。大风原是风伯的徒儿,因犯了天规,被逐出天庭,占青邱之泽,祸害百姓。
羿灭了大风,最后向封狶开刀。
封狶,其实是一只大野猪,性贪婪,居于水泽之中。封狶,是太阴之物,能够司雨,虽然没有直接吃人,因动不动就引起大暴雨,导致附近洪水泛滥,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羿在桑林杀死这只大野猪,将其做成肉饼准备献给天帝。
羿尽灭天下祸害,也该回天庭了。
羿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做了这一系列的好事,受到万民敬仰,天帝不仅不赏,反黑着脸,拒他于天门之外,不允许他再跨入天庭的门槛。
羿啊,你真是个二百五!太阳是天帝的骨肉,吓唬一下尚可,谁让你一口气杀他九个儿子,不弄死你才怪!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