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盖子的平面度还达不到要求,要看看哪里出了问题……”位于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的海宁红狮宝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狮宝盛科技”)焊接车间里,车间主管吴式胜正和团队探讨新近改造项目。
吴式胜来自浙江丽水,大专学历,入职企业后,他从一名焊工一步步成长为技术主管,已有9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9项转件著作权,曾参与牵头起草并制定团体标准4个、企业标准3个,属于企业内实打实的技术专家。
近期,2023年度“潮乡特支人才”评选结果出炉,海宁34名实用人才凭借突出的能力和业绩入选。吴式胜就是其中一名。
这次入选“潮乡特支人才”技术研发类Ⅰ类人才后,他可以享受博士学历人才相应的购房补贴、健康体检福利,以及出行和子女就学便利。吴式胜觉得,“不管你什么学历,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多学习、多精进自己,总是有用的。”
在红狮宝盛科技,像吴式胜这样入选“潮乡特支人才”的已有9人。这些人才大多是新海宁人,也是企业技术攻坚和管理领域的挑大梁者。
企业副总经理杨虎说,海宁有不拘一格评定人才的政策,可以让人才在买房、子女就学等方面得到很多优惠和便利,这对于促进人才努力工作、踏实奉献,对于企业留人、地方产业发展,都有极大帮助。
“潮乡特支人才”评价体系已经推行十年,不以出身论英雄,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则。
海宁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沈燕明告诉记者,随着时代发展和产业变革,这一评价体系日益完善,也更贴合海宁产业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参与评价的行业也从起初单一的皮革行业,扩展至如今的技术研发、农业、时尚、文旅、电商、邮政快递六大类别,既有传统产业,也有新产业新业态。
“潮乡特支人才”评价体系推行十年来,共评价认定241人(其中初中学历9人,高中或中专学历24人,大专学历74人),这些文凭并不显赫的“土专家”们,也享受到了同比硕博人才的福利待遇。
把权利下放,让企业主导评审,评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实用人才,让海宁走出了一条人才评选的新路径,也让这座城市在面对各类人才时变得不拘一格,更加海纳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