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清明将至,祭要有“忌”

潮新闻 评论员 逯海涛2024-04-01 11:41全网传播量64.2万
00:00
00:00

图源:视觉中国

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这既是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也是春季防火最紧要阶段。4月1日,应急管理部发布清明假期安全提示,提倡文明安全祭祀,勿在林区烧纸焚香、吸烟野炊等。

清明祭扫,“祭”要有“忌”。“忌乱吸烟”“忌留火源”“忌玩火”“忌乱堵塞”……应急管理部发布的这组海报,一个“忌”字,串起了种种危险行为,提倡以文明健康的方式祭悼。清明时节,气温回升迅速,大风天气频发;祭祀、踏青、农事活动密集,各类野外违规用火时有发生,森防形势严峻。根据潮新闻报道,从多年来的统计数据看,清明前后一直是浙江省全年森林火情多发的时段之一,主要原因包括农事用火、林事用火、祭祀用火等因素的叠加,再加上又是踏春的旺季,很多人会选择进山旅游,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去年3月5日,台州玉环市清港镇垟根村的山上,因为有人烧杂草堆引发了大火,随后蔓延至多个山头,造成至少8公顷森林被烧毁,所幸无人员伤亡。之后肇事者因涉嫌失火罪被依法逮捕。山火不仅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也有不少血的教训。今年3月16日,云南临沧市临翔区圈内乡斗阁村发生森林火情,过火面积约5.33公顷,火灾扑救过程中3名基层干部不幸遇险身亡。

每个人在心中都要树好“防火墙”。每年清明期间,相关部门、属地以及公墓陵园等,都会反复强调防火的重要性,但每年春季各地仍会遭遇不同程度的险情。从以往的一些教训来看,不少都是因为把“提醒”当做耳旁风,认为不会有啥大不了的事,这种麻痹大意往往会引发严重后果。因此,要防火于未“燃”,必须真正心有所“忌”,充分认识到“水火无情”,时刻守紧底线思维,让消防意识“紧丝上弦”。春季防火点多面广,仅靠有限的消防人员远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需要社会各界参与进来,每个人都绷紧这根弦。此外,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宣传,比如拍摄方言版短视频,将消防车开到村口进行宣传等。

真正管住火,需更突出一个“严”字。正所谓“星星之火亦可燎原”,一点点小火星就可能引发一场大火。从源头上防住火灾,就需严格落实野外火源管理规定,配强巡护力量,织密巡护网络,坚决把火源堵在山下林外。特别是盯紧重点区域,看牢重点人群,增派护林人员,严防死守,真正管住人、管住火。对已经造成火灾损失的,需时及时查明火因、全力开展火案侦破,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肇事者和有关人员责任。

城市春季防火也不应被疏忽。清明前后,不少城市街头巷尾、住宅小区烧纸上香的有所增多,路过的市民不仅能见到一堆堆的火光,还有随处飘洒的纸灰和没处理干净的祭品。不仅造成空气污染,在街边、小区抛撒和焚烧祭祀用品还可能引发火情。在现代化都市里,祭扫方式也应不断更新,在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同时,又要契合城市的文明风尚。城市管理部门、小区物业、民政部门应积极引导,提供集中场所、创新祭奠方式等,让文明祭扫成为风尚。

在情不在形,有“忌”更文明。文明绿色的祭扫方式,不仅不会减弱我们缅怀先人的情感,反而更加契合慎终追远、敬重生命的内涵。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1)
粉色少女心 · 2024-04-01 13:41 · 浙江杭州回复
清明时节,春风易起火。我们在寄托哀思的同时,也要担起防火责任,别让一时疏忽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潮新闻小编 · 2024-04-01 13:55回复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最新评论(25)
潮客_2gmxhr · 2024-04-01 14:31 · 浙江杭州回复
防火无小事,人人皆有责。愿大家在清明之际,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祭扫,让这个传统节日充满温情与安全。
潮客_wrjfhf · 2024-04-01 14:19 · 浙江杭州回复
忌乱吸烟、忌留火源
海鲜shell · 2024-04-01 14:16 · 浙江杭州回复
文明祭扫,从我做起。不烧纸钱,改献鲜花,既能表达哀思,又能避免意外火患,一举两得。
飘逸栀子 · 2024-04-01 14:10 · 山西太原回复
强烈建议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网络祭祀这些低碳环保的祭扫方式
酒吞往事 · 2024-04-01 14:06 · 浙江杭州回复
让清明节更加文明、安全
潮客_jjxxdf · 2024-04-01 14:04 · 浙江嘉兴回复
祭扫活动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现在我们可以用更加文明和环保的方式来表达哀思
烟鱼 · 2024-04-01 13:55 · 湖北武汉回复
文明祭奠,绿色扫墓,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才能更加凸显“清洁明净”的追思本色,从而在慎终追远中获得更强的前行动能。
潮客_24qwx2 · 2024-04-01 13:49 · 浙江杭州回复
深感防火责任重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规定
一笑倾城 · 2024-04-01 13:47 · 河北石家庄回复
文明祭祀,让清明更“清明”
潮客_24qwxp · 2024-04-01 13:45 · 浙江杭州回复
看到应急管理部的安全提示,想起小时候长辈们总会在清明节前反复叮嘱防火事项,这份责任感应该代代传承。
酷阿淼 · 2024-04-01 13:40 · 浙江杭州回复
怀念亲人,心意比形式更重要。让我们共同倡导低碳环保的祭扫方式,让清明回归宁静与深沉。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