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卡乱象该如何整治,他们这样说

潮新闻 记者 章然 滕一韬2024-03-29 23:04全网传播量11.8万
00:00
00:00

3月25日,潮新闻“记者帮”展开关于会客厅首期话题:预付卡消费难题的调查,聚焦监管难度和现行措施覆盖度低的问题。(新闻链接戳这里)

预付卡,关乎三方政府、商家、消费者。调查稿子发出后,网友们纷纷留言,他们针对这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潮新闻把这些建议梳理整合,希望能给创新思路治理预付卡乱象提供些许启发。

监管打通部门环节

立法或增添快速维权渠道

预付卡消费这块,政府部门职责尚未完全清晰,这一点,被很多网友提到。

“预付卡涉及多个管理部门,但部门职责分工尚不完全清晰,未形成监管合力。”曾对预付卡做出深度研究的朱女士表示,她认为,我国预付卡相关法律政策呈现出顶层设计不足、地方立法粗放、监管执行困难的现状。顶层专门立法规范较少且年代久远,不能满足当下促经济、助经营、强消费的时代需求;各地对预付卡创新监管的政策尚处于探索期,政策缺漏较多,实际成效不尽如人意;预付卡治理没有独立执法队伍,执法权限被划转至其他行政执法部门,政策执行乏力等。

比如现行状态下,商务部门负责日常监管、责令改正、投诉受理,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立案查处,但是,行业主管部门职责未能明确,造成配合不畅,往往互相推诿,由此产生执法不力、处罚不到位的情况。

养发电的预付卡形式 章然摄

“首先是要制订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朱女士表示,在国家法律与行政法规颁布、商务部部门规章修订前,地方应在梳理本地相关行业核心诉求、厘清本地消费纠纷处理症结的基础上,出台地方性法规。对加入单用途预付卡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的商家给予政策支持,提高商家参与积极性。比如,在融资政策上向参加平台的商家倾斜,让这些商家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满足商家低成本融资需求。

其次,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合治”,明确商务、教育、文旅、体育等行业主管部门在预付卡备案登记、行业管理方面的具体职责,既确保消费者有地方投诉、找得到解决问题的政府机关,也确保纠纷处置权责明晰、案件处理高效快捷。推动区域乃至省域共治,确保公平、公正。

网友“小茹”曾有过预付卡维权不知道去找哪个部门的经验,她认为政府在预付式消费管理上,应建设消费者快速维权机制,避免消费者“怕麻烦”而放弃维权,给一些屡次发卡的“惯犯”留下监管漏洞。“考虑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解决消费者拿不到赔偿的问题。”网友“居居”说,要明确监管权责的范围,多部门协调配合,监管范围渗透到各领域各环节,让消费者投诉有门,即使不知道或者找错了投诉的部门,也能通过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来解决问题。

不少网友也提到一定要监管预付卡资金,比如“制定资金存管规范,建立一个中间存款平台,消费者用一次缴一次的钱,即使商家跑路,这些钱也不会全部落入商家手中。”网友“风一样的日子”表示。

网友“Seee”表示,可以考虑建立弹性保证金制度,根据企业和管理人的信用,来划分保证金的额度,让企业不敢轻易违法违规,这些钱也可以用于补偿消费者的损失。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防止不良商家用预付式消费进行欺诈活动。

建立商家信用码

坑害消费者寸步难行

“遇到过健身房跑路的前一天还在促销卖卡的情况。明知道店要倒闭了还要最后再敛一波财,在我看来这已经算是恶意诈骗了。”95后女生小迪告诉记者,她认为想要从根本上整治预付式消费乱象,必须对商家设置一定门槛。

“对于一些预付式充值金额数量特别巨大的商家,应该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资金存管,从而保障预收的资金安全。”小迪表示,有关部门应明确对健身、美容美发等重点行业实行强制备案和资金监管。“比如商家想要开展预付式营销必须由监管部门报批通过,特别是健身房推出的年限比较长的会员卡,可以根据使用期限按照一定比例对资金进行存管。同时,还可以根据商家的诚信表现、有无投诉以及行政处罚来调整存管资金额度。”

与此同时,对于诚信商家,小迪认为也应当予以鼓励和支持,比如政府消费券等利好政策适当倾斜。而对于不良商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公布名单、突出标识等方法,让消费者进一步掌握商家动态情况,提前规避风险,让超前消费更安心、更放心。

黑名单、信誉评价是不少网友都提到的信用卡管理热词。

网友“小张”说,所有预付卡发放商家,一旦不履行承诺,应立即纳入失信名单中,让其寸步难行,这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警醒他人的必备之举。引入信用准入和信用黑被单制度,打击“换皮行骗”等钻空子行为。

“建立预付式消费的信用体系,对商家的信用进行评估和公示,让消费者更好了解商家的信誉情况,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要求商家在预付式消费中充分披露相关信息,包括商品或者服务的内容、价格、退款决策等,让消费者做出决策前有充分的了解。”曾受骗的金女士表示。

网友“完美至尊”表示,商户们应该赋码,无风险预警情形赋绿码,存在风险预警情形赋黄码,存在风险警示情形赋红码,已列入严重失信主体赋黑码。“关注消费者退款激增、商户投诉数量激增等异常行为,构建预警模型,一旦商户出现潜在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黄码)或红码,管理部门视情采取平台提醒、上门检查了解情况、立案查处等措施,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

消费者如何保障权益

规避商家跑路风险

谈到自己被美甲店主卷走钱的两次经历,00后小甜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再也不相信那些开在公寓楼里的个体户店主了。“出于基本的信任,我最开始是直接按照对方要求在微信上转钱过去的。充卡时说得好好的,充得越多折扣越大,每次消费完它自动抵扣预充值金额,后来发现最后只能自己吃哑巴亏,钱还没消费完就联系不上了,人也搬走了。

“我的卡是放在理发店的,用一次扣一次,突然有一天就跑路了。”80后姜女士告诉记者,即便充值金额高达三四千,自己也没想过要去和对方签一份合同。“因为日常生活里确实没有人这样做,我也不清楚作为消费者到底有哪些权利。”

像小甜和姜女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直到踩坑时才发现自己没有有效证据。有的甚至将卡寄放在商家处,根本不清楚卡内的余额和每次的消费记录。

网友“晓晓”说,消费者无法查询、知晓发卡者的诚信状况,往往为贪图办卡折扣盲目办卡、非理性消费,利益受损时又因为金额小、法律程序冗长且很难完全追回损失而“忍气吞声”,由此助长了不法商家利用发卡恶意圈钱。

“一定要注意合同里有没有对预付式消费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退款条件、违约责任等细节进行约定。想要避免被骗,必须得自己重视起来,防患于未然。”晓晓表示,要冲卡也是预先考虑市场信誉、经营状况良好的店铺,小的商家即便给再大的折扣,尽量选择按次消费。

姜女士则表示,自己办理预付卡充值时会要求对方必须提供合同。“被骗得多了,我也下决心不能再当个糊涂蛋了。现在预充卡一类的消费自己不会轻易掏钱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28)
潮客_wmvj7k · 2024-03-30 11:46 · 浙江杭州回复
对消费者有利的方式之一,效仿房产交易中的一种保障制度,没有强制性,叫资金监管。 弊点:个体或团队不好搞钱,遏制整体经济增长。
潮客_24qwx7 · 2024-03-30 07:58 · 浙江杭州回复
从源头上治理预付卡消费问题
潮客_fwgh4c · 2024-03-30 07:58 · 浙江杭州回复
预付卡消费监管得跟上时代步伐,别再让消费者吃亏了
甜蜜小缘 · 2024-03-30 07:58 · 浙江绍兴回复
别被商家的花言巧语给骗了
潮客_226qh4 · 2024-03-30 07:57 · 浙江杭州回复
预付卡消费也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花语moonflower · 2024-03-30 07:43 · 浙江杭州回复
预付卡消费乱象不除,消费者难有安心之日啊
破晓之光 · 2024-03-30 07:43 · 浙江台州回复
引入信用准入和黑名单制度,打击那些钻空子的商家
潮客_dk3jhz · 2024-03-30 07:43 · 浙江金华回复
商家在预付卡消费中得充分披露信息,别让消费者摸黑消费
雪落snowfallen · 2024-03-30 06:56 · 浙江杭州回复
公布不良商家名单,让消费者心里有数
潮客_w6guh5 · 2024-03-30 06:56 · 浙江杭州回复
健身房跑路前一天还在卖卡,这种商家就该被拉入黑名单
潮客_24q3hj · 2024-03-30 06:56 · 浙江金华回复
弹性保证金制度是个好主意,让不良商家不敢轻易违法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