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屏山县与嘉兴市秀洲区虽远隔千里,因为东西部协作而紧密相连。
秀洲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办公室主任江云龙,作为嘉兴援派到屏山“东西协作”农业领域的“第三棒”。2022年7月,他来到屏山挂职,用担当和实干架起了两地的沟通桥梁,奏响了新时代的“山海恋曲”。
东鹅西养
推动林下养鹅生态循环种养
在屏山县的山野、水塘、林下,总能看到一群群白鹅欢快地嬉戏、觅食,时不时仰天长歌,好不惬意,这正是东西部协作在屏山开辟的新事业。
江云龙回忆起当初开展白鹅养殖工作,感慨万千。“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鹅苗的来源和当地村民对养鹅的认知。如何让当地村民能够科学喂养白鹅?”对于这个问题,江云龙一开始也有些焦头烂额,屏山有些村民之前就有养殖经验,他们觉得养白鹅和之前养得没有区别,依靠经验来喂养白鹅,但实际上效果不佳。
为了推动养殖工作的进展,他跑遍了11个乡镇,走遍了全村的每个角落,手把手教村民如何购买鹅苗,如何养鹅……时不时跑到村民的家里唠唠家常,关心白鹅长得怎么样,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成为村民的知心人。
面对养殖户的顾虑,江云龙积极开导,又请来了有丰富养殖经验的专家,把示范培训基地建起来,让产学研、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团队,来服务整个屏山浙川白鹅产业的发展。
“印象比较深的是天宫村,单程过去就需要花费2个多小时,让我真正体验到了‘九曲十八弯’。幸好当地的村书记杨松很配合很积极,他带头养殖白鹅,给村民起了表率作用,让我们的工作比较顺利得开展。”江云龙说道。
天宫村的百姓大多以种植、养殖为生,现在引入林下养鹅之后,又添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当地的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目前,新市镇天宫村成功注册“天宫白鹅”商标,年综合产值可达300万元以上,带动全村87余户农户开展白鹅养殖,其中脱贫户49户158人。
天宫村只是屏山推广白鹅养殖一个小小例子。“为了让项目顺利落地,从试养到推广,每一步都走得很谨慎、很扎实。”江云龙说道,2021年首批4500只鹅苗入川,在实验性养殖下获得成功;2022年规模化推广成绩优异;2023年开始产业化推进,一条白鹅产业链已悄然形成,浙川白鹅全产业链在屏山“落地生根”。
短短两年,屏山已经有了一套可复制的林下养鹅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据了解,2023年全县白鹅养殖累计出栏30.1万羽,实现销售额超3000万元,已建成种鹅养殖基地2个,孵化基地1个,自动化育雏基地2个,年育雏能力50万羽,村集体专业化商品鹅养殖基地建成22个。
浙味入川
实现白鹅一二三产融合
屏山的白鹅养殖业越做越兴旺,摆在眼前的下一个问题是如果把好白鹅卖上好价钱。这一切,也离不开挂职干部的兢兢业业、出谋划策。
“说起秀洲,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新塍味德丰古法酱鹅,味德丰一向对于食材的选择有很高的要求,而屏山山清水秀、土壤富硒、林下空间充足,正好具备出品好食材的天然条件,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为了促成这次的缘分,江云龙等挂职干部一边与浙江省味德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沟通,陪他们实地考察屏山;另一边又深入养殖户,了解他们的需求。
如今,屏山养殖的白鹅打着“飞的”,通过味德丰的精心卤制,白鹅也进入了秀洲人的餐桌。
同时,为了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味德丰在屏山注册成立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书,以“保底收购”的方式,给了养殖户更大的底气。
2023年5月,四川首家味德丰“浙味入川”屏山旗舰店正式营业,“这样一来,不但鹅卖出去了,而且屏山当地人也不用跨越千里,就能够品尝到秀洲地道的江南美味,”江云龙说道。
据了解,味德丰门店员工全部都是屏山当地人,味德丰在屏山注册成立的子公司仅2023年就带动2115户农户开展林下白鹅养殖,其中就有689户脱贫户。“看到这些数字,我的内心是非常雀跃的,觉得所有的工作都是值得的。”江云龙感慨道,随着首家门店的顺利开设,浙江味德丰公司也计划筹划在成都、重庆等西南地区开设新门店,逐步打开西南市场。
此外,江云龙还介绍道,屏山屠宰加工一体化工厂建设项目已完工,预计今年6月份可以正式运营,能够补齐产业链短板,带动就业,真正实现白鹅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
林下养鹅绿色养殖,从试养到推广,从零开始到一二三产融合。东鹅西养,浙味入川,打通了白鹅全产业链,谱写致富“山海经”。
西果东售
探索消费帮扶新模式
消费帮扶,既是助农帮困的关键所在,也是产业协作的重要举措。一端连着城市,一端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
“当初为了消费帮扶,我们想了很多办法。那时候恰巧直播、团购很火,我们就想着能不能将这种新模式带到屏山,没想到效果还不错。”江云龙还翻出了当时的直播照片——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在镜头面前,不光可以看到屏山的好山好水,还可以看到有彝族姑娘穿着民族服装唱起歌儿跳起舞,一派生动活泼的场景,吸引了不少人开启“买买买”的模式。
通过“东部分拣储运+直播销售+社区团长团购”消费帮扶新模式,纵然跨越了4000多公里,长三角地区居民也能够吃到来自屏山的新鲜富硒农产品,还能够欣赏到屏山美丽动人的风土人情。
“自己的家人朋友也会买直播间里的屏山水果,每次看到他们能够拿到新鲜的水果,我都很开心。”为了消费帮扶新模式,江云龙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从一开始协调秀洲区洪合镇水果公共服务中心建立“屏山农特产品秀洲分级储运中转站”,到分拣、分级打包、入库保管,他都时不时关心着进度,生怕哪个环节出现问题。
千里山海情,协作结硕果。据了解,通过消费帮扶新模式,帮助屏山销售各类农产品300余吨,累计带动屏山水果和其他农特产品销售总额达400余万元。
从一群白鹅、一场直播,到一个个民生项目,江云龙用脚踏实地书写了秀洲屏山的情意绵长,用默默耕耘增色了千里协作的山海画卷。
“去屏山挂职对我的眼界、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每次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我发自内心感到高兴。”屏山一年半的时光,在江云龙的身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屏山这段经历,那就是——真情实意山海情,真抓实干促发展。”
其实,像江云龙这样的挂职干部仅仅是秀洲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秀洲区目前在屏山挂职干部人才共有5名,分别来自机关、医院、学校,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为东西部协作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我们每一位屏山挂职的干部,都做到了“四个劲”:开展工作有干劲,开展业务有钻劲,面对困难有韧劲,创新工作有闯劲。”江云龙说道。
时至今日,跨越千里的山海情谊,还在书写新篇章,鼓舞着人民铺展乡村振兴新画卷。未来,秀洲与屏山将进一步发挥干部人才的“智囊团”作用,朝着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