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2012年第一次到仓前采访的那个秋日下午。
那时的仓前与南方普通的小镇没什么差别,主干道仓兴街不长,两旁横七竖八停满了小汽车、三轮车和电动车。仓前老街上的砖瓦房映着午后的阳光,仿佛在述说着光阴的故事。一些老人在自家的房门口织毛衣、拉家常,或者搬出椅子垂钓。
老街上保护得最为完整的,要数章太炎故居。这是一幢晚清木结构的临街建筑,一代大师章太炎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初的22个春秋。
仓前塘河 资料图
除章太炎故居之外,老街还有创建于20世纪五十年代的“四无粮仓”,就在如今梦想小镇的核心区,众创空间“湖畔良仓”也因此得名。
更早的粮仓,要追溯到1132年(南宋)的临安便民仓,距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
在当时的仓前老街,一切都是古老的。但是,变化正在悄悄地进行着。
章太炎故居管理所所长指着塘河对面的一片荒地,对我说是杭师大新校区,即将开学。我当时想,怎么能这么快。而到了2013年,这个校区果然启用了,迎来了第一批学生。
杭师大仓前校区 资料图
当天返回的路上,文一西路围满了高高的挡板,上面写着“未来科技城”的字样,而道路的两旁,稻田隐约可见。
随后的几年里,我对仓前的印象是古老的小镇,而且十分遥远,很少再去。
时移世易,沧海桑田。那个曾经存储粮食种子的小镇,正在孕育着创新的种子。
到了2015年前后,在创业创新的热潮下,依托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梦想小镇应运而生,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年轻创业者。
几乎每天,小镇都有创业路演活动,我也曾多次前往报道。那年9月,单位协办的“创青春”首届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就放在梦想小镇。
梦想小镇也在快速生长着,一期、二期启用,获批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并且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古旧的仓前老街变了模样。小镇的标志性建筑“创业大街”,就在章太炎故居的后面,这是一条金色长廊,两端连接稻田和水塘,寓意“梦想水稻(到)渠成”。
小镇的标志性建筑“创业大街” 资料图
而在章太炎故居前的仓前塘河,横跨着一座无名的桥,通往天使村。小镇的人形象地称作“金扁担”,一头挑着金点子,另一头挑着钱袋子(资金),一起往前走。
2018年,单位推出特色小镇网络影响力指数榜单,每月一次,而梦想小镇经常位列榜首。
因为自带互联网的基因,梦想小镇也叫互联网小镇,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创业创新地标之一。
梦想小镇航拍 资料图
2019年,梦想小镇成为全国双创周主会场。我和同事们前往报道时,杭州地铁5号线已经开通。仓前,不再遥远。
在那年夏天,群星闪耀,活动精彩纷呈,一个个孵化中的“双创”项目涌动着澎湃的发展活力。
也就在这一年,梦想小镇沪杭创新中心、合杭梦想小镇启用。
现在,种子播向了更远的地方,几天前,梦想小镇北京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梦想小镇的外延没有边界。在梦想小镇孵化的创业项目,不断溢出至未来科技城的各个产业园区,让杭州、浙江和全国的人们都可以看到小镇的企业,成长为小巨人、准独角兽、独角兽。
9年间,梦想小镇一步一脚印的实践,也彰显着这座未来之城的坚韧和力量。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被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获批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也是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最为密集、增长最快的人才特区。
围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核心主导产业,未来科技城主要指标实现了超常规、超预期的增长。2011年到2023年,未来科技城企业营收从203亿元上升到10179.2亿元,税收从11.7亿元上升到563亿元,年均增幅分别达到38.6%和37.7%。
目前,拥有上市企业23家,新三板及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619家,成为余杭区乃至浙江省和杭州市的重要增长极。其所在的余杭区抓住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被誉为“创新活力之城”,成长为“浙江经济第一区”。
2023年至今,我跟踪报道余杭人才工作和世界级城市中轴线规划。每次到未来科技城,到梦想小镇,都能发现新的变化。
世界级城市中轴线规划效果图 资料图
杭州市连续6年人才净流入全国第一,余杭是重要人才流入地之一。目前,余杭人才总量将近40万,到2025年将达到50万。当地考虑着,要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梦想小镇的生活也更便利了。中法文化村、中国(杭州)直播电商产业园、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杭腾未来社区纷纷开工建设、启用,商圈也渐渐成熟起来,当初吃饭都成问题的小镇,如今星巴克、肯德基、电影院、酒店等一应俱全。
人才蜂拥而至,城市在长大。这个“梦想中创业的地方”,城市景观、配套也在不断改善。
这片孕育着希望种子的创业乐土上,梦想正在照进现实,沿路生花。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