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have watched all the grand ancient Chinese paintings and listened to your detailed introductions” “ZISU students speak English German and French very fluently! That’s excellent!”(“我听了你们的详细介绍,看到了宏伟壮丽的中国古代绘画。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不管是英语、法语还是德语,都表达得很流利!非常棒!”)卡尔•德卡卢维称赞道。
3月20日,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宝故事传播团队(以下简称“宣讲团”)向比利时西弗兰德省省长卡尔•德卡卢维、西弗兰德省政府中国事务主管克里斯丁•范德姆一行,介绍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收录的6幅名画,并以“运河会友”为主题,讲述了京杭大运河及其沿岸城市“因河而生、因河而盛”的中国故事。
西班牙语专业李华晨落落大方地带领外宾及其陪同人员,逐一欣赏《清明上河图》《潞河赠别图》《乾隆南巡图》《姑苏繁华图》《西湖十景图》。
“您能看出《清明上河图》的这座建筑物的用途吗?这幅画呈现了900多年前汴河沿岸的城市面貌和百姓生活状况。”
“这是画家管稚圭在潞河边送别他的朋友,这位朋友可能即将通过水运赴南京任职。运河不但有利于货物流通,也便利了人员往来,增进了人文交流。”
“乾隆等中国历史上多位皇帝通过京杭大运河南巡,大运河促进了南北联通,有利于国家治理。”
“得益于运河的便利,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繁荣的苏州,这里店铺林立、行人如织,商品经济发达。”
“我知道您来过西湖很多次,您能从这幅300年前绘就的《西湖十景图》中认出您熟悉的景点吗?您知道京杭大运河对杭州的意义吗?”
李华晨用流利的英语讲解,卡尔•德卡卢维一行一边欣赏绘画,一边交流互动。
比利时的官方语言有法语和德语。法语专业的李涟漪、德语专业的吴柯亲分别用法语和德语与卡尔•德卡卢维进行了深度交流。
李涟漪说:“京杭大运河是一条历史的脉络,流淌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故事。”“‘运河’的意义就在于主动创造‘沟通’的条件,担当‘交流’的使命!”
吴柯亲分享了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拱宸桥”的故事,并表达了希望与西弗兰德省的青年一起研究“运河的故事”、更好地保护运河、传承好“运河文化”。
卡尔•德卡卢维表示:“我非常吃惊,浙江和西弗兰德省有太多的共同点,一方面是我们的历史,一方面是我们与运河的连接。与中国的运河相比,我们的规模当然要小很多,但是西弗兰德省首府布鲁日也通过运河与比利时的内陆地区以及欧洲的内陆地区相连接,发挥着与京杭大运河类似的作用。”
“运河对我们两个省都意义非凡,值得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卡尔•德卡卢维说,“我非常欢迎你们来到比利时,来到西弗兰德省,我个人是非常尊重年轻人的交流,我认为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深,每个人都难以避免地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和事连接起来,我非常诚挚地邀请你们来比利时,欣赏美丽风光、感受历史风情。”
参观结束后,李华晨说:“我很荣幸有机会向卡尔•德卡卢维省长一行作讲解。我是西班牙语专业的学生,用英语来进行讲解中国古代绘画,相较于跨越语言的障碍,其实怎么用外宾‘听得懂、能接受并能引起兴趣’的方式来讲,是更大的挑战。”
顺利完成讲解任务的李华晨仍然难掩兴奋,她还说:“幸运的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个团队。尤其我要感谢老师们兢兢业业的指导,帮我一遍又一遍地改稿、磨稿,从讲解文字、语音语气到神态动作,可以说,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忘的一课。”
作为幕后团队成员的姜靖雯、吴童瑶、竹成馨等,连续两天三夜,查找素材、头脑风暴,几易其稿终于设计出了令外宾赞不绝口的“中比运河背景图”。
姜靖雯表示:“我们的创意来源于对这次活动主题的理解。我们一开始就想到了要做两座城市的对照和联结,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元素与如何联结。最终,我们选择了杭州西湖和画卷等作为浙江杭州的元素,选择了布鲁日市中心标志性建筑作为比利时西弗兰德省的元素,利用天空和水域以及拱形文字进行联结。”
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宝故事传播团队是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浙江大学、中国文物报联合组织开展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入选团队。讲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文化工程背后故事的纪录片《盛世修典》及其国际版《宝藏》总撰稿范捷平教授担任该团队首席指导教师。
这个宣讲团自2023年11月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如何用好“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宝藏,讲好国宝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宣讲团积极面向留学生、大中小幼师生、华人华侨、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等已开展了14场活动。这是首次面向外国政界人士开展宣讲,也是团队积极探索“以海外受众可理解、可接受的‘分众化、区域化’方式”探寻“中国审美的国际表达之路”的重要实践。
长期以来,浙江外国语学院西语学院(宣讲团所在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过程中,一方面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底蕴,形成了围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中国传统廉洁故事等专题的系列宣讲材料;另一方面积极指导学生在第二、三、四课堂中,利用外语专业知识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国际交流,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本文摄影:李奇贵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