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武夷山市扎实推进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主要做法是“一体两翼,提升三力”。
一体就是以茶产业为主体,两翼分别是茶文化和茶科技,通过创新,提升茶文化的影响力、茶产业的竞争力、茶科技的支撑力。
图源:视觉中国
一是以茶文化创新提升影响力。
茶文化方面,首先着力擦亮茶文化名片,武夷山市先后获评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茶文化艺术之乡,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武夷岩茶文化系统入选第七批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次是着力推动茶文旅融合,把茶文化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在此基础上,武夷山“文旅茶融合打造消费新地标”入选全国城市旅游优秀案例。再次是着力打造茶文化载体。中华茶博苑项目建设启动。燕子窠“三茶”统筹展示馆将于近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二是以茶产业创新提升竞争力。
首先着力拓展全产业链,积极推动茶食品、茶包装、茶器皿、茶机械、茶空间和茶衍生产品等全链发展。其次是着力培优扶强龙头,换届以来新增规上茶企13家,2023年茶业全产业链产值133亿元,茶产业税收突破2亿元、增长71%,税收超千万茶企由2家增至6家。再次是着力争创荣誉品牌。
武夷岩茶品牌价值连续七年蝉联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前列,获评2023年度重点产茶县域、茶业乡村振兴发展县域。“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强度位居全国第一位,“武夷红茶”品牌价值位居第四位,武夷山大红袍荣膺202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前十,获评最具品牌经营力三大品牌,正山小种获最具品牌传播力三大品牌。
三是以茶科技创新提升支撑力。
首先着力推广新技术。深化与院士专家和科研机构的对接合作,全域推广廖红教授茶园土壤环境优化技术、陈宗懋院士绿色防控综合技术、张艳璇研究员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技术,建成绿色生态茶园13万亩,燕子窠绿色生态茶园基地入选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典型案例。
其次是着力开发新成果。与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团队合作,编制发布《武夷岩茶的品质化学和健康养生功能白皮书》,制定《武夷岩茶冲泡品鉴茶具》《武夷红茶冲泡品鉴茶具》等团体标准,授权国企实行茶器皿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营销。再次是着力引进新平台。与中茶所合作建设“1+N”茶树种质资源圃,加快小武夷圃100亩、崩埂圃400亩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种植优质品种163个。国家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地武夷山,国家级检测中心开业运营,武夷国际茶叶交易中心茶博会期间正式营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