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华商报
西安市殡仪馆12800元“花艺鲜花布置”的花卉被指高于市场价三倍,且使用上一位逝者告别仪式上的花卉和布置。对此,该殡仪馆负责人表示:为了节约资源,花卉确实在重复使用,但这些花卉逝者家属可以在告别仪式结束之后带走,工作人员会在下一场仪式前,将缺少的花卉补齐。
照理,付了钱,东西就是人家的了,怎么处理是人家的事,殡仪馆拿人家的东西再卖一遍,是否合适值得商榷。重复使用不是不行,但是要将重复使用的情况告知逝者家属,让家属自己决定能不能接受,否则就有欺瞒之嫌。再者,既然是重复使用,就不能重复收费,这一点理应在定价上有所体现。殡仪馆既没有征得前一家的同意,又没告知后一家,在这样的情况下自行其是,还卖这么高的价格,是不是有点不地道了?
为了节约资源的理由也未免有些冠冕堂皇。的确,多数家属不会将鲜花带走,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明明花还是好的,扔掉实在太浪费了,殡仪馆出于节约资源的目的,回收利用,物尽其用,其实也无不可。但完全可以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收取一部分服务费,按照原价再卖一遍就显得有些过分了。
可见,殡仪馆的做法有诸多不合理之处。在殡葬行业里,这些不合理之处颇让人无可奈何,不得不说,与其市场格局有直接关系。
我们看到,但凡市场化做得比较好的,服务态度好,价格也便宜。而但凡跟垄断沾点边的,价格就容易离谱,比如殡仪馆在基本殡葬服务以外提供的服务,骨灰盒、寿衣、遗容整理等。2023年《中国纪检监察报》通报了湖北江陵一起殡葬领域腐败案件,江陵县殡管所原所长将一个进价358元的骨灰盒卖到966元,进销差价率提高到200%以上,而当地物价局相关文件规定,骨灰盒进销差价率最高为35%。价格高、没得选,可以说是市民意见最多反映最集中的问题了,一个花圈几百,一个骨灰盒上千,还有其它各种所谓的服务,动不动上千上万,一些殡仪馆脱离现实的定价让人瞠目结舌。显然,要是没有近乎垄断的地位,没有只此一家的底气,断然不敢如此薅逝者家属的羊毛。
由此可见,殡葬行业改革的关键还是让市场化力量参与,打破垄断格局,展开竞争。殡葬服务行业是民生行业,殡仪馆提供的服务带有公益属性。过于暴利的殡葬行业显然不符合这一定位,需要尽快改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