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

潮新闻 记者 郑信鸿 实习生 胡森铭2024-03-15 08:55全网传播量1413
00:00
00:00

3月1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在佛山顺德举行,正式发布《2023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预测到2026年,国内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720亿元。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预制菜产业发展。2023年,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近期多个省份陆续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频频能看到“预制菜”的字眼。

蓝皮书对2023年度中国各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名,榜单前10名分别是广东、山东、河南、上海、安徽、江苏、四川、福建、湖北、浙江。

2022年,广东全省预制菜产值达545亿元,增速为31.3%,产值占全国比重为13%。在《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上,广东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2022-2023年连续两年蝉联《艾媒金榜·中国预制菜产业指数省份排行榜》榜首。

2023年,广东省创新性提出了“年菜经济”概念。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新春年菜消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年菜”行业市场规模达1291.3亿元,同比增长81.0%。新消费场景正逐步建立,市场仍呈现快速增长势头,预计2024年中国“年菜”行业市场规模将达 1708.1亿元,2026年有望超2626亿元。

预制菜行业不仅在广东、山东等省份取得不错的发展成果,还呈现出跨区域合作加强的趋势。

2023年12月的“年菜经济”研讨会上,浙江与山东、广东等八省共同发布2024年八大菜系年菜名录,携手推动预制菜创新发展。这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农产品的跨地域交流与销售,也促进了不同菜系之间的文化融合与创新。

预制菜行业作为万亿元级别的蓝海产业,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和参与,上游的农业企业、中游的食品加工企业以及下游的餐饮企业纷纷布局预制菜市场。此外,家电、电商等企业也以投资的方式加入预制菜赛道。

2022年,格力电器启动预制菜装备业务,长虹美菱、美的集团等多家家电企业相继跟进;贵人鸟、碧桂园等企业成立预制菜品牌,选择以合作的方式进入预制菜赛道。

从“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开始,资本层面对预制菜行业保持看好并投入大量资金。蓝皮书预测,预制菜行业在资本市场的持续看好和投资者的青睐下,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