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健康福利馆丨仲春三月,养肝“黄金期”

    潮新闻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王蕊 许紫莹 沈文礼2024-03-15 03:02全网传播量35.2万
    00:00
    00:00

    42岁的陈真(化名)连续三年被体检出了脂肪肝,“没症状,就是没事。”她照样超续航工作,不忘吃吃喝喝。

    56岁的王伟(化名)看到“酒精性肝损伤”五个字时,不甚在意,一日两顿酒,赛过活神仙。

    几年后的他们会有什么改变呢?

    陈真体重飙升,患上了代谢综合征;王伟脸色灰暗,已经确诊为肝硬化。

    别看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损伤起来也是“不痛不痒”,但当我们每天一点一点增加它的负担,等它真正“咆哮”起来,后果不可逆。

    3月,春意焕发。

    《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而眼下,正逢春季养生最佳之际,重在调肝养神、顺应春令之阳气升发舒畅。

    3月18日,全国爱肝日。如何科学有效地爱肝护肝,且听中西医专家的分享和科普。

    脂肪肝成我国第一大肝病

    瘦人患脂肪肝更需要重视

    《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显示,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达到12.5%—35.4%,患者人数接近2亿。

    脂肪肝现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肝脏疾病。

    浙大二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唐翠兰主任医师分析,因为生活条件的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甚至肥胖人群与日俱增,所以患上脂肪肝的概率也成倍增加。“脂肪肝不是独立存在的疾病,它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甚至是冠心病等是相关联的。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表现。”

    必须强调的是,脂肪肝不只是胖人的“标配”,很多看上去苗条的人同样会得脂肪肝。“门诊中经常碰到体型匀称甚至是很瘦的患者,他们很好奇自己为什么会有脂肪肝。”事实上,相比胖人“肉眼可见”的病因,瘦人的脂肪肝更值得注意,“这部分人群往往肌肉含量少,脂肪占比多,不是只注意饮食就行了的,而是需要增加肌肉。”

    30多岁的王凯(化名),IT从业者,1.75米,72公斤,看上去很挺拔匀称,BMI也在正常范围内。可是他每年体检都显示有脂肪肝,在后续进一步的检查中发现,他的肝脏已经出现了纤维化,转氨酶的数据也偏高。这已经属于肝硬化的前期了。“不能单从外表来断定一个人是否健康,肌肉和脂肪含量都有一定比例,缺一不可。”唐翠兰建议大家在关注形体的同时,检测一下人体成分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另外,脂肪肝就不会变成更凶恶的癌症了吗?

    杭州市西溪医院院长黄劲松主任医师解释,脂肪肝本身与原发性肝癌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脂肪肝也不是肝癌的诱发因素。“但是如果对脂肪肝不进行有效治疗,会发展成脂肪性肝炎,继而发展成肝硬化,其晚期的并发症就有可能是肝癌。”而且,不仅仅是肝癌,脂肪肝跟直肠癌、结肠癌都有关联。

    所以,无论哪种脂肪肝,都需要合理科学的饮食和运动。

    每天白酒患上肝硬化

    服用何首乌引发肝衰竭

    50多岁的老孙(化名),已经第N次戒酒失败了。

    他是个“包租公”,不愁吃穿,也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喝酒,深入骨髓。

    从十多岁开始,他就养成了每天喝一瓶白酒的习惯,坚持了近40年。

    当初被确诊为“酒精性肝硬化”时,他试过自己戒酒,也去专科医院进行药物干预,甚至强制戒断过,结果都是“复喝”。脾气暴躁,家人无奈。

    “这样的患者在病房里特别多,中老年为主,基本上都是长年累月地喝酒,酒精成瘾了,完全戒断是很难的。不过,30多岁的年轻人有戒酒成功的,所以还是要早介入。”唐翠兰介绍。

    除了酒精,药物对肝脏的伤害也不容忽视,包含了中西药。

    在朋友的推荐下,70岁的老陈(化名)用土三七泡了药酒,每天喝一小杯,心里是越喝越美。没想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吃不下饭,肚子胀,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再晚点来看,你就是肝硬化了。”

    唐翠兰介绍,有些中草药,没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擅自食用,会对肝脏造成损伤。有些草药像“土三七”只属于民间草药,因其有毒性,所以正规《药典》里不会收载“土三七”作为一味中药材,正规的医疗机构也无法配出含“土三七”的中药处方。老百姓不了解,以为和“参三七”功能一样,常常擅自服用造成肝脏损伤。

    而西药中,像精神类药物、降血脂药物、治疗肿瘤的免疫靶向类药物,也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一定要遵医嘱服用。

    黄劲松特别提到,近期季节交替,感冒频发,很多人都擅自服用药物。“感冒症状严重,到医院一检查肝功能,受损了,这就属于药物性肝损伤。反复的炎症刺激都会不利于肝脏。”

    今年爱肝日的主题是“早筛早查,远离肝硬化”。黄劲松表示,“双早”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因为肝病的隐蔽性,常常被大家忽视,所以他建议,每个人要自律生活减缓机体老年化之外,还要加强肝病相关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规范治疗。

    中医看肝有迹可循

    春季养阳肝为先

    在西医中,肝病的早期症状具有隐蔽性。然而中医认为肝脏早期病变则有迹可循。

    浙大一院中医科副主任范小芬副主任医师介绍,在中医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中,肝属木,脾胃属土,五行生克制化中,木能克土,因此当肝脏出现问题时,会直接影响到脾胃的运化。所以,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可能是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从而影响脾胃气机升降。

    《黄帝内经》记载:“久视伤血”。这里的“血”,主要指的就是肝血。肝藏血是肝的功能之一,又因为“肝开窍于目”,所以肝血能濡养双眼、是明目的源泉,如肝血不足则会出现双眼干涩、视物模糊。

    “现在女孩子都喜欢美甲,其实肝具备身体天然的美甲功能。“肝其华在爪”,意思是指肝脏的精气、肝血充足与否,可以通过指甲的色泽和形态来判断。范小芬说,肝好指甲就会红润有光泽,质地坚韧;如果指甲有竖纹,没有光泽,容易变薄变脆,一碰就断,很有可能肝血不足。

    另外情志、睡眠等也可以反映肝脏早期病变。肝气疏泄不及会导致肝气郁结,情志抑郁不舒,胁肋胀痛;肝气郁而化火或肝气疏泄太过、肝阳偏亢会致心烦易怒、入睡困难;肝阴损耗、肝血不足则会出现虚烦不安,失眠。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脏对于女子来说非常重要。“现代女性常见的月经失调、乳腺结节、乳腺增生、甲状腺相关疾病等都被认为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相关。”

    中医温补学派一代宗师张景岳有言“春应肝而养生”,按照中医“四季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补五脏应以养肝为先。

    范小芬总结出了一份养肝指南。

    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也就是多吃些味甘的食物,如小米、山药、大枣等,因甘味入脾,可以补益人体脾胃之气。少吃酸味食物如乌梅、酸梅等。

    早春适当吃温通阳气的食物,如韭菜、洋葱、芋头、卷心菜、香菜、生姜、葱、大蒜、胡椒粉等;晚春推荐的食物有菠菜、菜心、芹菜、莴笋、蘑菇、藕、百合、山药、豌豆、眉豆、牛肉、鸡肉、鹌鹑蛋等。

    春天最好也不要吃太多容易上火的食物,比如油炸、煎炸、燥热的食物,否则很容易诱发肝火旺盛。不要吃霉变食物,霉变食物会诱发肝癌。戒烟戒酒。

    作息规律,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养肝血的最好办法。要让肝“休息”好,建议在晚上11点子时前入睡,超过11点睡觉就会伤肝胆之气、耗肝阴肝血。现代研究表明,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比站立时多数倍,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因此不要熬夜、切不可通宵玩乐。

    在春季保持心情舒畅和适当的运动量,更有利于机体适应春季的升发之象。可以经常伸伸懒腰,做一些瑜伽等柔软而使肢体极度伸展的运动,可舒展形体,畅通血脉,有助于吐故纳新、行气活血。推荐“五禽戏”,调畅肝气。

    保持心情愉悦。有些人性格很急躁,有些人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肝气升发的阳春三月若凡事都着急、抑郁,就会出现胃口差,胁肋部胀痛,胸闷等不适。所以要控制情绪,调整好心态,可以多听音乐,陶冶情操,让心胸开阔舒畅。

    福利

    自2005年开始,杭州市西溪医院每年举办3.18全国爱肝日惠民义诊活动,连续十九年打造全国爱肝日“金名片”项目。而今年除了大型义诊外,还联合潮新闻·钱江晚报送出30份贴心的护肝大礼,每份大礼包括免费体质分析监测+量身定制的7贴养肝茶饮。

    ID:1093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潮健康福利馆 | 失眠、皮肤痒,乳腺结节……不妨来试试这些
    健康读本丨浙江首家重离子中心启动在即,肿瘤精准治疗迎来新突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