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浙里情 拳拳教育心

潮新闻 通讯员 张薇 吴诗怡2024-03-12 10:02全网传播量1565

在茫茫的高原之上,蓝天映衬着大地的壮阔,这里是充满梦想与希望的地方。

薛燕,来自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他以一颗执着的心,从“浙里”出发,跨越千山万水来到青海,作为第23批来青博士服务团的重要一员,挂职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履职以来,他的足迹遍布这片神圣的土地,这里的山山水水、人文景观,都成为了他心中不可磨灭的感动印记。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他的故事,如同一曲高原上的颂歌,满怀着对青藏高原的深情致敬,也彰显了一位援青干部对教育事业无限的热爱与奉献。

薛燕博士赴青海援教欢送会

“在七十二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大地上组建起一所本科职业大学,是全省600万人的期盼。”薛燕至今仍记得,在他第一次踏上高原的夜晚,挂职单位的学院书记说到动情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窗外天寒地冻、雪花飞舞,而薛燕的内心却明显有一股热浪在翻涌。

来到青海以后,薛燕的身份不仅是一位教育者,还是一位孜孜以求的探索者和不求回报的奉献者。他暗下决心,要想真正推动青海的教育发展,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实现工作上的创新突破。

薛燕一经上任,就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青交院的申本工作中去。他深入学习教育部有关政策要求,积极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开展学习交流,率领二级学院申本专业进行企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本科专业设置论证,主持编写青海职业技术大学的科研发展规划,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本科大学的校级、省级和国家级评审。

薛燕博士出席青海省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基地揭牌仪式

那是一段被薛燕和他的同事们戏称为“打地鼠”的日子。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冒出来。但是难关面前,薛燕等人没有退缩。在实践中,薛燕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梳理出问题清单并落实到专人专班,第一份问题清单77个,一个月后,第二份清单缩减为51个,再往后是33个……真是“关关难过关关过”,申本工作是一场“持久战”,薛燕和他的同事们日以继夜、持之不懈的努力,最终使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获批三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为青海职业技术大学的申请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不愿辜负每一位想要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的孩子。”薛燕深知,教育的力量在于启迪人心。赴青以来,薛燕不仅着重提升学院的硬件设施建设,还十分重视学生培养方面的全面发展。他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与十余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学生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他主持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指导会计技能大赛,获得青海省高职组一等奖,实现青海地区国家级高职技能大赛的首次成功举办。在薛燕的带领下,学生不仅在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困难和挑战中寻找机遇,如何以坚韧和勇气面对人生。这些亮眼的成绩,不仅有效提升了学院的内涵式发展,更为来自高原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谈及自己在青海奋斗的时光,薛燕神采奕奕。他说,在这里感受到了高山大河的辽阔与壮美,感受到了青海人民的淳朴与坚韧。在这片英雄土地上的每一次探索和每一次尝试,都让薛燕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被如此热切地期盼和信赖!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他在每一个孤独和疲惫的夜晚,始终能够找到前行的动力。

中组部第23批赴青博士

面向未来,薛燕笃定而充满期待。他计划继续深化学科建设、提升科研能力,探索青海本科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悠悠浙里情,拳拳教育心,薛燕将“浙里情”带到雪域高原,以真心融入援教学校,将“浙里”的光照进了青海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