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水文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青田县水利局水文管理中心荣获全国水文先进集体称号。
自1932年圩仁、仁宫流量站设立拉开青田县水文管理工作序幕,沿革至今共有鹤城、巨浦、祯埠、秋芦、东源5个水文站,船寮地下水监测站1个,基本雨量站11个。
其中鹤城水文站位于瓯江干流,集水面积13445平方千米,巨浦水文站位于瓯江支流小溪,集水面积3336平方千米,属于国家重要水文站;祯埠水文站位于瓯江千流大溪,集水面积9090平方千米,属于国家基本水文站。现有流量监测项目3个,水位监测项目 4个,水温监测项目1个,蒸发监测项目2个,降水量监测项目14个。
八十多年间,一代代青田水文人始终担负起观雨识澜、监测预警、“把脉”江河、服务社会的重任,进行历史调查和实地测量,完成瓯江流域洪水调查报告,建立洪水预报相关图,在2020-2022年间完成洪水预警6次、预报4次。在2016年“鲇鱼”台风影响期间,县域内河流水位暴涨,全体水文人坚守岗位,密切监测水情雨情信息,连续奋战3个昼夜,鹤城站测得洪峰水位于29日0点30分达14.20m,超警戒水1.20m,最大流量11700m/s,祯埠站测得最高水位34.31m,超警戒水位0.31m,巨浦站测得最高水位37.50m,最大流量3010m/s。期间结合上游来水情况以及历史暴雨洪水资料,迅速做好精准洪峰预报,报送水雨情信息至省市县防御中心,为防汛抢险决策、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2012-2019年间,新建2处中小河流水文站、1处地下水监测站;完成15个水文测站标准化创建、复评,160多处遥测站建设、运维,补齐水文站网监测短板。
2020-2022年间,新建水文防汛“5+1”工程双保障站点3处,行政交接断面1处,大中型水库库下流量站4处,水位站12处,雨量站19处,架设超标准人工水尺3处;升级水文站设备3处,改建水位监测站48处,新增雨量项目7处,应急四增配10套,泥沙自动监测站1处,墒情监测站1处,视频会商系统1套。
2023年建设完成13处感知站点(5处生态流量站点和8处水位监测站点),进一步提升青田县水文监测信息的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社会化水平。
截至目前,青田县已基本形成水文测报能力的全覆盖,建立了水雨情、流量、视频监控等水文站网及智慧水利基础感知体系,实现了水雨情数据集中显示、发布、查询等应用,提升了现有水文测站的通信保障和应急监测能力,水文测报自动化、数据处理智能化和信息服务社会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全县防汛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调度等方面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多年来,青田县水文人始终秉承“求实、团结、进取、奉献”的水文精神,坚守在瓯江流域各个测站,以水为邻守望江河,当好洞察洪水的“侦察兵”,抢测洪峰的“战斗员”,水文测验的“专业兵”。接下来,青田水文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团队力量持续做好各项测验工作,做好让人民满意的“治水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