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在减污和降碳方面面临巨大压力,平湖市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积极探索,在工业发展的同时,整合园区各项资源,积极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清洁能源、绿色低碳物流,实现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发展,探索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做法,助力园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强化产业链思维,积极打造示范工程,建设和引进产业链接延伸的关键节点如卫星石化、独山能源等企业,合理延伸产业链,实现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物料闭路循环,促进原料投入及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实现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以卫星能源、平湖石化、独山能源为主,发展丙烷产业链、对二甲苯产业链,同时吸引了如众力合成、亦龙新材料、安佐化学、艾迪科等下游高性能合成树脂产品企业入驻。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浙江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氢能、风能、太阳能以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企业用能结构中不断提升清洁能源比例。投资建成杭嘉鑫清洁能源有限公司LNG调峰储运中心项目,设计LNG吞吐量为115万吨/年。建成大唐海岸风电、浙能嘉兴1号、华能嘉兴2号海上风电项目,全年预计实现并网发电10万度。
发展绿色低碳物流,打造水路运输大动脉。独山港整合港口优势打造低碳物流,不断加快新材料运输集约化发展,加快投资近60亿元包括A5/A6、B21/B22、B25/B25以及Ⅱ号港池的海河联运一体化项目建设,提高对二甲苯、乙二醇等大宗液体化工原材料、商品“公转水”比例,建成化工园区公共管廊和化工品管线等物料运输大动脉,实现物料运输的管道化、密闭化。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促进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园区建设平湖市东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和再生水利用工程、平湖荣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热电节能减煤工程、巴斯夫贺利氏金属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废催化剂资源化利用、平湖独山港环保能源燃料耦合碳减排、平湖市临港能源有限公司烟气碳捕集利用示范工程等多个协同项目,实现辖区内集中污水处理厂、热电企业、危废处置企业等基础设施的减污降碳协同发展,园区取得省级减污降碳试点园区、污水零直排星级培育园区、无废园区等多项荣誉,形成多种模式的协同减污降碳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