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浙江酒业“她”力量:好酒是怎样酿成的

    潮新闻 通讯员 茹拥政2024-03-08 11:53全网传播量1270
    00:00
    00:00

    浙江,东南形胜,人文渊薮。万年前浙江上山先民酿出了第一坛酒,文明的曙光由此开启。漫长的岁月里,浙江诞生了黄酒、白酒、红曲酒等众多酒种,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

    去年,在浙江省酒业协会的推动下,第二届浙江省酿酒大师诞生,其中有两位女酿酒大师,一位是黄酒类的酿酒大师:浙江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的俞红波;一位是白酒类的酿酒大师:诸暨市同山高粱酒厂沈牡琴。她们在酿酒行业辛勤耕二三十余载,传承技艺,创新发展,用匠心酿造出醉人的美酒。

    “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我们走近这两位浙江省酿酒大师,聆听她们与美酒的故事。

    俞红波:注定为黄酒奋斗一生

    我们到达浙江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的时候,正是春雨绵绵时。俞红波大步迎上来,一看就是一位做事干练的职业女性。

    俞红波,浙江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浙江省酿酒大师,国家级黄酒评委,“绍兴黄酒酿制技艺”非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从业26年,主要从事黄酒生产及质量管理等工作,熟悉黄酒生产工艺,掌握黄酒酿造核心技艺。 

    “我与绍兴酒有缘。”俞红波说,因为父母在东风酒厂工作,自小俞红波出入酒厂,耳濡目染,对黄酒天然有一种亲近感。1997年,高中毕业的俞红波来到塔牌酒厂,成为一名化验员。命运的齿轮由此转动,从此她的人生与绍兴酒紧紧相连。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绍兴酒的酿造遵循时令与传统:夏做酒药,秋制麦曲,立冬开酿,立春榨酒,然后泥封窖藏,远年存储……这其中蕴含着无数的道理与技巧。俞红波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俞红波虚心向老师傅们求教,王阿牛、潘兴祥这些酿酒界大咖都给予俞红波很多的帮助与提携,他们经常会说:小俞,跟我到车间转转。看看酒药长势,看看冬酿发酵进展……日积月累,俞红波逐渐掌握了酿酒的核心技艺。

    从一粒米到一滴酒,这一神奇的转化,始于酒药。酒药是我国独特优异的糖化发酵剂,是酿酒的灵魂。酒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酒的好坏,因此公司上下都十分重视。制作酒药是在盛夏,从割辣蓼草,到酒药制作……顶着酷暑,俞红波参与到酒药制作的每一环节,观察着原料品质与制作情况。酒药里含有根霉、毛霉和酵母等很多种微生物,不同酒药酿出的老酒风味不同,就在于酒药中微生物菌群和种类存在差异。因此每一个环节都十分上心。俞红波举了一个例子,就是酒药在缸窝里摆放的间距都很有讲究,太近不好太远也不好,还有手汗重的人也不适宜于摆酒药,这会干扰酒药的微生物菌群。

    从化验员到质检员到车间主任,生产总监,再到现在的总经理助理,俞红波一路学习一路成长。她曾带领公司技术中心用三年时间创建CNAS国家级实验室,使公司技术中心的检测能力和专业水平达到一个新起点和新高度,这在绍兴黄酒行业也是绝无仅有的。参与起草GB/T13662-2018版《黄酒》国家标准、浙江制造标准T/ZZB 0636-2018《本酒(本色黄酒)》、团体标准T/SKZB 004-2022《黄酒灌装体积净含量管理和控制规范》及企业标准17部。

    取得了《一种酒中香兰素的测定方法》、《黄酒的酿造工艺》、《酒药的制备工艺》、《麦曲的制备工艺》、《一种用于黄酒灌装的容量控制装置》等6项检测技术及工艺发明专利,同时取得《375牡丹丽春瓷瓶》、《350银丽春瓷瓶》、《500ml本美酒瓶》、《418十年手工冬酿酒瓶》、《500ml牡丹花青瓷酒瓶》等8项主要产品的外观设计专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绍兴酒的酿造看似乎玄妙,其中必定有规律可循。”俞红波表示。

    工作之余,俞红波不断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只要对工作有帮助,她都愿意去学,哪怕是自费。俞红波是浙江工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还自费参加各种管理培训。也正是有了这些年的积淀,俞红波面对不同岗位都不惧挑战,欣然面对。

    回首职业生涯,俞红波充满感恩,她说,当初她高中毕业没有参加复读,也是憋了一口气,要在酿酒岗位上作出一份成绩来。如果今天还有点成绩的话,那完全是公司的平台,公司领导、家人们的支持,加上个人的努力。俞红波有一对儿女,大女儿上大学,小儿子在上小学,也正是家人们的支持,她才能心无旁骛投身酿酒事业。

    当代,女性饮酒日趋广泛,那么作为省级酿酒大师,国家级黄酒评委,给当下女性朋友饮酒有什么建议?

    “黄酒是慢生活的享受。”俞红波建议女性朋友喝绍兴酒,因为女性体质多为寒性,许多女性到了冬天手脚都是冰凉的。而绍兴酒的酒性是温和的、缓慢的、持久的,因此适量饮用,有益身心。

    沈牡琴:酿酒容易,酿好酒不易

    驱车80分钟,我们到达诸暨市同山高粱酒厂,位于诸暨同山唐仁村,四周群山环抱,风景怡人。时值同山烧的酿造季,空气里弥漫着酒香。诸暨同山高粱酒厂总经理沈牡琴热情地迎了上来。

    这是一位踏实沉稳的酿酒人,是诸暨同山烧行业第一个浙江省酿酒大师,也是“同山烧传统酿造技艺”省级传承人。耕耘酒业30余年,对同山烧传统酿造技艺可谓了如指掌,娓娓道来。

    诸暨同山是浙江省白酒核心产区,有着上千年的酿酒史。自古田间地头种满高粱,家家户户都会酿酒。沈牡琴自小就接触酿酒,在同山烧的清香中长大的。1989年,高中毕业的沈牡琴来到同山唐仁村酿酒师傅寿国信家学习酿酒。老寿家酿酒的历史可追溯到民国1926年创办的“永茂酒坊”,成熟的酿酒技艺一直传承至今。后来成为其公公的寿国信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1993年,诸暨市同山高粱酒厂创建。沈牡琴秉承同山烧传统考究的酿酒工艺,以生产清香型传统白酒原酒为主,致力于同山烧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好酒是怎样酿成的?

    一坛好酒,离不开三要素:一是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二是好的原料,三是好的工艺,其中酿酒师傅的匠心非常重要。

    同山烧是小曲清香白酒,纯高粱固态手工酿制的蒸馏酒,用当地糯高粱和山泉水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拌曲、转焐、发酵等一系列程序后,最终蒸馏出白酒,掐头去尾,在酒窑里至少存储三年以上才出售。经多年存储后,酒质清澄,口感甘洌,堪称“南派清香”典范。

    “酿酒容易,酿好酒不易。”沈牡琴分享了多年的酿酒心得:

    第一,原料一定要好。同山烧的原料是“高脚白藤拐”糯高粱,它的特点是皮薄糯性好。为了确保品质,一般高粱是一次发酵,没有再进行二次发酵,宁可成本高一点。

    第二,重视酒曲制作。酒曲是酿酒过程中是十分关键的糖化发酵剂。曲不好,酒就不会好。沈牡琴特别擅长酒曲的制作,通过调整酒曲制作所用辣蓼草等68味中草药品种和配比,改善同山烧酒苦辣味口感,突破做捂易热易酸导致减产的关健技术难题,提高出酒率及口感舒适度。

    第三,打造智慧酒窖。推进数字化全过程管理,对窖藏环境进行多维度数字化控制,对产品生产、入库、储存、出库等进行数字化精准管理,让酒窖的环境更适宜于酒体的陈化与老熟。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沈牡琴越来越有一种紧迫感:同山烧传统酿造技艺要传承,更要改良与提升,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我们是传统的,但传统也有传统的规范,传统的标准,把经验规范化数据化很重要,有利于品质的稳定。” 

    从制曲、蒸煮、摊晾、发酵、蒸馏、存贮、灌装、包装等工艺流程和场所,沈牡琴不断推进标准化建设。对于标准化建设,一开始老师傅们并不认同,师傅们有着多年的经验,对自己的手艺也是自信满满。如何转变他们的观念?从数据入手,让数据说话。沈牡琴说烧酒上甑一般15分钟,轻撒薄铺,见气上甑,太厚太满,时间就长,烧酒就不彻底,品质控制会不稳定。你们照我的要求做,结果你们自己对比一下。后来师傅们也服了。

    对于传统与现代,沈牡琴有着独特的理解,就是要找准平衡点。比如酿酒车间的墙面,因酿酒微生物菌落的作用,一年下来墙面会变得有点黑乎乎。以往是每年夏天粉刷一遍墙面。后来沈牡琴想出了一个办法:墙体上贴瓷砖,便于洗涤,但也不全部贴上,因为酿酒车间的这些微生物菌落对酿酒还是有好处的。酿酒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酿酒菌种繁育的外部环境。品质是同山烧的根基。

    作为核心成员,沈牡琴参与编制浙江省行业团体标准《同山烧白酒生产技术和管理规范》。传授同山烧非遗技艺,带动周边78家农户用同样的标准做酒,推动同山烧向规范化生产品牌化发展进阶。

    30年的耕耘,现在的诸暨市同山高粱酒厂也是蒸蒸日上,是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浙江老字号,浙江省非遗工坊、绍兴市非遗工坊。旗下拥有老寿家、六峰、同高、红粉池等诸多品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沈牡琴还有一个令她十分骄傲的身份,是同山烧省级非遗技艺特聘讲师。先后带徒百余人,通过酒嫂创客合作社,传授技艺,让广大妇女人人都有事做,个个凭本事过上幸福生活。通过“同山烧酒”省级非遗工坊,鼓励年轻人、乡贤加入同山烧产业,提供参观实习场所,帮助解决生产环节的困难,实现共富。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让盲人“看见”电影 绍兴全域推广 “光明影院”
    专帮妇女儿童打怪的“肖姐姐”,何许人也?
    上虞缘何出了8名状元294名进士?孔庙遗址考古带你揭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