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晚潮|孤山傲梅

    潮新闻 郑明豹2024-03-08 04:30全网传播量142.9万
    00:00
    00:00

    古人咏梅,托物言志,不计其数,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写梅花冰清玉洁,暗香疏影。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梅花的品格,此诗便是陆游人品的写照……

    我也喜欢梅花,却说不出具体理由。读张翥《六州歌头·孤山寻梅》,“踏残雪,趁晴霞,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寥寥几句,写尽孤山梅花的幽姿清影。春节前和同乡好友相约西湖孤山赏梅,梅花却刚刚打蕾,来早了无梅花可赏,便回温州过年。正月十八到杭州,连饭也顾不得吃,便只身前往西湖孤山。

    过断桥,穿白堤,便是孤山。恰逢阴雨天气,雾气笼罩着,更显示孤山的神秘。道是孤山却也不孤,孤山近代有林社、西泠印社;宋时有隐士林逋,浙江钱塘人,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种梅养鹤,终身不仕不娶,称其“梅妻鹤子”。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亦以此名世。林逋爱梅,梅花诗中最为人赞赏莫过于“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历来被誉为咏梅的绝唱。欧阳修在《归田录》中首唱赞词:“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则称:曲尽梅之体态。韦居安在《梅涧诗话》评:“梅格高韵胜,诗人见之吟咏多矣。自和靖‘香’‘影’一联为古今绝唱,诗家多推崇之。”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记载:“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为贵。”民间也有“梅韵四贵”的赏梅口诀:“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孤山的梅花有林隐士细心调理,山、水、梅、亭,无不为中国古典赏梅的审美观而立。

    林隐士种梅于孤山东北偶,梅园奇山怪石,树木郁郁葱葱,楼阁亭榭,倒影水中,如同山水画一般。远山近景,湖光潋滟,山色空蒙,充满灵气。梅园一片红梅开得闹,远远看去,一片红霞似地,期间镶嵌几棵绿萼梅和金黄腊梅。鲁迅先生的雕塑在梅花的拥簇下,冷眉凝视。竹篱小径处,是一座中西结合、飞檐翘脚的小楼。西侧水榭之间有一古梅开得红粉清俏,梅树下两只雕塑仙鹤仰天长啸。过九曲桥拾级而上,便是纪念隐士林逋的放鹤亭,重檐高敞,飞檐如鹤展翅。正堂是康熙所书的鲍照《舞鹤赋》石刻,柱子上有林则徐对联:“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亭的西南侧就是林和靖墓。

    一路走来,两两三三的梅树,曲曲折折宛如游龙,梅花红黄相间,老枝斜横。青苔上枝,疏密有致,清风徐来,暗香涌动。孤山最早开的腊梅,梅花瓣犹如田黄玉雕琢一般,清秀优雅,朵朵怒放。三五成群,又如一双双少女玉手翘着兰花指,让人喜欢;红梅则打蕾得密密麻麻,偶尔开出几朵点缀其中,犹如一个个音符,错落有致地洒落在曲折的枝头,仿佛弹奏着美妙的春之旋律。那江梅开得最闹,像一片片雪似地点缀在树丛之间,朵朵冰清玉洁。难得一见的便是绿梅,枝头曲折向上延伸,枝头密密麻麻串着花蕾,也有几朵寂寂开放,花瓣绿茵茵的,花朵看似妩媚,梅枝却是铁骨铮铮。遗憾的是错过了年初杭州下雪,不然踏雪寻梅,便有“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之意。说梅花“傲霜斗雪”,其实还是小看了。

    梅花是有傲骨,却没有见过那朵梅花朝天而开。梅枝弯弯曲曲却铁骨铮铮。忽然想起郑板桥的对联“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竹子内心谦逊,才向人低头,虚心有节;梅花不媚不俗,高傲不屈,却从不仰面拍马逢迎,有傲然向上的骨气。借竹喻人,托梅言志。

    至此,我终于明白自己喜欢梅花的理由了,也不虚此次孤山赏梅。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晚潮: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