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了网红餐厅同一道黑醋仔排,份量直接比隔壁桌少一半?

潮新闻 记者 孙维佳2024-03-07 01:31全网传播量12.4万
00:00
00:00

近日,记者接到读者孙女士在吃货圈的爆料,说她很“气愤”。春节期间,她和女儿在网红餐厅用餐时被“区别对待”,点了同一道黑醋仔排,份量却比隔壁桌少一半。事实究竟如何,记者决定以消费者的身份前往该餐厅一探究竟。

点了46元的黑醋仔排

端上来却比隔壁桌少一半

3月初,孙女士和女儿两人在拱墅大悦城商圈逛街时,中午想在新发现(大悦城店)用餐。“听说这家是网红餐厅,社交平台上好评也多。”

中午12点左右,孙女士带着娃走进了餐厅的一张2人桌位,两人打开第三方平台做了一番功课后,决定点一道人气菜——46元的黑醋仔排。约莫7、8分钟,一道摆盘精致、香气逼人的黑醋仔排就被服务员端了上来。爱拍照的孙女士,立刻打开手机摄像头拍摄了多张美食照。“当时觉得真值,不愧是网红店。”

孙女士拍照当下,隔壁一桌点的黑醋仔排也随即被服务员端上了桌。那是一家五口,但孙女士一看他们的菜却愣住了:明明是同样的菜,可他们的份量却直接比自己桌多了一倍。“这是按人头算菜量的吗?”孙女士在心里腹诽,拍照的好心情一下子就没了。“我女儿都说,妈妈我们的菜为什么那么少,明显就只有他们一半。”

当天孙女士和女儿点的黑醋仔排

由于孙女士和女儿当天下午还有其他行程安排,未能在场及时向商家反馈情况,此事便不了了之,但事后回想起来还是有点生气。

记者第三方平台搜索了新发现(大悦城店)的近期评价。总的来说,大家对店里的环境和服务都表示赞赏,除了工作日以外,周末双休店里都是要排队的繁忙状态。店里的菜品主打一个性价比,都是大众爱吃的江浙本帮家常菜,但也有顾客表示不喜欢,曾吃坏过肚子等差评。

“同菜不同量”真存在吗?

记者暗访:并未被区别对待

“同菜不同量”的情况,这家餐厅真存在吗?

3月6日中午11点半,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去该餐厅真实体验了一回。可能正好赶上饭点,餐厅已有一半餐桌被食客们占据。店里环境很干净,服务员都在门口整装待发,热情迎接到店的食客。记者观察了一圈,在用餐的食客桌上大多都点了店里招牌菜,例如蛋黄鸡翅、豆花酸菜鱼、糖醋里脊……偶尔也有点黑醋仔排的。

当记者提出要求坐门口四人位时,餐厅服务员并没有拒绝记者的请求,反而热情引导至座位上并递上菜单。邻近的一桌坐着五位来自东北的游客。为了当场对比,记者也选择了与他们相同的两样菜品:一份售价28元的糖醋里脊,以及店内新品、限时优惠的39元原味风干咸肉炖手剥笋。

隔壁5人用餐情况

大约等了10分钟左右,糖醋里脊就被端上来了,排盘很精致。记者注意到,这份糖醋排骨与邻桌的份量相差无几。原味风干咸肉炖手剥笋约莫过了7、8分钟也端上来了,还配有小火慢炖,小煲手掌大小虽不大,但手剥笋也满到了煲口,一看分量也是跟隔壁桌差不多。

糖醋排骨实拍图

原味风干咸肉炖手剥笋煲实拍图

两份菜品配上一碗米饭,记者1人吃完后还剩了不少,最后要求服务员拿来打包盒进行打包带走,结账时共计花费了69元,性价比还算可以。

结账时,记者特别反馈了孙女士的遭遇。该餐厅收银员也答复了记者:没听过此事,本餐厅也不存在这样的做法。

用餐时发现被侵权

消费者该怎么做

餐厅菜量的问题如何评判?如果在餐厅用餐时发现被侵权,消费者又该怎么做?记者也咨询了相关法律专家。

浙江铁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叶华珍律师指出,目前众多餐饮商家在菜单上除了对海鲜等现价食品标明价格和重量外,对于其他菜品往往鲜少标注具体的克重等详细信息。这种做法无疑增加了消费者在维护自身菜量权益时的挑战和难度。

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商家对于菜单信息透明度的忽视,更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一种间接侵害。在缺乏明确克重标识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所购买的菜品分量只能依赖于猜测和商家的诚信度,这无疑为不诚信行为提供了温床。

如果消费者在餐厅用餐时发现自己的权益被侵害,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 与餐厅沟通:首先,尝试与餐厅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说明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要求。这可能包括要求更换菜品、要求解释或道歉等。

  • 收集证据:在沟通无果或者情况严重时,消费者应当开始收集证据。这包括拍照、录像、保留消费小票和任何相关的书面材料。

  • 请求消费者协会帮助: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寻求帮助。这些机构可以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并可能协助进行调解。

  • 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这些政府机构负责监管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可以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并依法处理。

  • 法律途径:如果上述步骤无法解决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判决和赔偿。

在讨论中,叶律师还提出建议:是否可以鼓励更多的餐饮商家,基于顾客人数的不同,提供“大份”或“小份”的菜单选项。这样的举措不仅能够提升商家服务的质量和品质,还能够赋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同时有效减少因菜量过剩而引起的食物浪费问题。

你在用餐时,是否也有过这样不愉快的瞬间?如果是,那么请来潮新闻“吃货圈”发声。请点击:哪些餐厅让你失望过?潮新闻“吃货圈”等你来报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杨希林

相关专题
聚焦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315,当心这些旅游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