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技术+西部资源,甬企“神马”贵州孵出“金凤凰”!

潮新闻 记者 陈醉 通讯员 张金科2024-03-01 08:51全网传播量11万

春节刚过,贵州兴仁巴铃镇重工业园区里,作为长三角区域和西部产业协作的项目之一,宁波神马集团紧锣密鼓筹建的全新生产线,备受关注。“这条生产线将产出一款名为‘铜铝共晶排’的新产品,由我们团队自主研发将近两年多时间,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领先。”“神马”董事长徐银昌介绍道。

贵州骅骏铝业生产现场。(企业供图)

简单来说,“铜铝共晶排”是铜和铝的复合体。与传统以铜为主体的导电材料相比,它因为加入了80%的铝,能节省近一半的铜,成本大大降低,重量也大幅度下降,且很好解决了纯铜的散热问题,又能保证导电性,市场潜力巨大。

“神马”孵出的这只“金凤凰”,正是东西部产业和资源互济互补的成果之一。

贵州与浙江同属长江经济带,两省产业交融由来已久。尤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黔浙两地拓开经济交流全新阶段。“神马”作为长三角一家生产铝圆片的老牌甬企,凭借自主设计研发的先进装备和生产工艺的后发优势,形成年产10万吨3003系列铝圆片的生产规模,在炊具基材细分行业排名第一。为拓展自身产业新空间,2019年8月,“神马”作为宁波企业代表,远赴贵州兴仁巴铃镇考察。

贵州骅骏铝业生产现场。  (企业供图)

“就在巴铃镇的重工业园区里,我惊喜地发现‘登高铝业’的产品正是我们上游原材料电解铝液,这家企业年产能达25万吨,年产值达40亿元。”当时,徐银昌一拍大腿,萌生了在贵州投资建厂的想法,链接产业上下游。

很快,在两地政府的牵头下,“神马”与兴仁市签署投资协议,投资建设铝板带材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2.8亿元,按每年6万吨、8万吨、10万吨达产产能分三年实施,同时,“神马”与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铝液供需协作协议。仅一年后,“神马”兴仁“年产10万吨铝基合金板带材生产线及铝制品精深加工一期项目”建成投产。

如今,走进巴铃镇重工业园区,只见,“登高铝业公司”生产的温度900多度的电解铝液,被铝包倾覆机“注”入到投产项目的熔炼炉,经过熔炼、铸轧,仅一个小时左右,就“吐”出了铝基合金板带材。

生产铜铝共晶排。(企业供稿)

“以前,‘登高铝业’需要把电解铝液做成铝锭运输到东部,像我们这样的东部铝制材料企业把铝锭重新融化成铝液体,进行深加工。而今,上游企业‘登高铝业’的电解铝液直接流进我们‘下游’企业的生产车间,减少了中间工序,大大降低了成本。”徐银昌这样说道。

东西部产业互补,资源互补,一旦找到切入点,棋子满盘皆活。

徐银昌深有感触,一方面,“神马”在宁波的总部可以实现腾笼换鸟,专注于做大做强冷轧、冲压两个环节。目前,为贵州项目配建的“年产9万吨铝基合金圆片冲压生产线项目”已投产,通过改造现有厂房,投入相关装备,深化产业链细化项目,依靠工艺延伸拓展产品门类,项目投产后,月产能将由4000吨提升到1万吨。

另一方面,兴仁项目将进一步拉长巴铃当地的煤电铝+产业链,缩短公司现有的华南、东南亚市场的供货链,并以此为切入点,逐步向西亚、中东、中南美、西欧市场拓展,企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铜铝共晶排生产设备。(企业供图)

不以山海为远,共赴发展之路。对于“神马”来说,贵州项目落地,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土地空间、资源空间相对更充足,能更快速地把实验室成果进行产业化。也因此,在贵 州项目建成的第二年,“神马”启动了酝酿已久的“铜铝共晶排”研究计划,试验平台就放在贵州这条生产线上。而为配合“神马”重磅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登高铝业”专门挑出高品质的铝液作为原料供给这一新产品。

“经过两年多时间测试,如今我们已成功生产出第一块‘铜铝共晶排’,去年我们‘神马’产值10亿元,今年该新品上线,预计年产值将达到30亿元。”徐银昌信心满满。最近,施耐德 ABB、西门子等多个电器大牌子都已争相跟“神马”洽谈新产品合作,未来,这款新品可应用于电力、电信、电器、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几十个领域。而为“铜铝共晶排”量身打造的生产线也正在兴仁加紧建设,到2025年,新生产线建成后,年产能可以达到30万吨,相当于250亿元产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