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建成投用、城区名校联合办学、分类办学特色彰显……
3月1日上午,浙江淳安县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淳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余飞和三位新闻发言人共同向媒体记者介绍淳安如何以“超常规举措”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受访者提供
会上,副县长余飞介绍,教育作为民生之基,涉及千家万户,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因此,在新时代下,面对教育新形势、新问题,淳安从教育本质、发展机遇、自身需求、群众期盼四个维度出发,通过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达成“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进入全省A等、跻身杭州优质教育前列”总体目标,打响与千岛湖一流生态环境相得益彰的“学在淳安”教育品牌口号。
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超常规”举措就应势而生。
受访者提供
所谓“超常规举措”,主要聚焦在教育资源整合、管理体系改革、办学水平提升和教育生态优化四个领域,要以超常决心、超强力度、超前视野和超大格局,来推进新时代淳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如在教育资源整合中,就提出要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撤并整合,统筹做好校车配备、寄宿制学校改造等配套保障,实现农村孩子就学从“就近就便”向“就好就优”转变,计划通过5年努力,基本实现“高中教育向县城、义务教育向中心镇、学前教育向乡镇中心”三圈集聚。
受访者提供
而在当天发布的众多内容中,打造“学在淳安”教育品牌口号无疑是焦点之一。
据淳安县教育局局长胡炳君介绍,“学在淳安”品牌概念的核心是让更多学子能在淳安本土享受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比肩乃至部分超越城区的优质教育。一方面,淳安在深化杭十四中、浙大附中合作办学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与杭七中、保俶塔实验学校开展办学合作和跨区域教共体建设,全面承接名校办学基因,让淳安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杭城优质教育;另一方面,则是全面总结、复制推广富文“最美小学”、大墅初中名校托管、梓桐中校乡村寄宿制学校改革等农村学校特色化办学成果,并在面上分类分步推广实施,打造一批“小美优特”的乡村学校示范样板,让“最美小学”遍地开花。
针对这个目标,发布会上,各相关职能部门也介绍了相关的“超常规”配套举措。如县财政局局长毛善智表示,将通过加强组织收入、深化税源挖掘、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优化资金支出结构、盘活闲置资产资源等方式,争取更多财力统筹用于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落实好教育总投入和在校学生生均经费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县人力社保局局长管峰华表示,一方面将研究实施突破常规的招聘模式,用自主招聘和紧缺专业人才的招聘模式,快速引进需要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对教师队伍的培育发展给予指导,提高中小学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标准,优化优秀一线教师的职称评聘机制,对中小学副高级专业技术比例进行上浮,让优秀教师晋升渠道得到有效保障。
据了解,一直以来,淳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优化政策机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深化教育创新改革,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加速提升、稳步向好的良好态势。在已制定实施的《关于以超常规举措推进淳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中,淳安将探索实施12项超常规举措,着力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求达成“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进入全省A等,跻身杭州优质教育前列”总体目标,不断提升群众的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