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老底子时尚达人的“繁花”时代!那些防空洞的杭州往事

    潮新闻 记者 方力 詹程开 通讯员 虞洋 余文2024-02-29 23:00全网传播量10.3万
    00:00
    00:00

    3月1日是国际民防日。2月29日,杭州市国动办在城市客厅·杭州书房举行了一场沙龙会。邀请对防空洞有记忆、有感受,参与过建设的市民朋友,分享那些“防空洞”的杭州往事。

    你可能不知道,杭州不仅有令人赞叹的自然人文景观,还蕴藏着相当数量和规模的防空洞,它们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杭州人的“地下城”,也是城市的守护神。

    在西湖北山路上,就有这么一片防空洞。这里曾经热闹非常,不仅可以跳“蹦恰恰”,还可以“泡吧”。30年前,这里刮起过一阵“杭儿风”,走出了一群赶时髦的杭州人。

    受访者 提供

    “除了单位,家里和学校也要挖,上班的职工下班回来自己挖。不光要挖自家的,街道里的工程大家也要一起干。”谈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68岁的吴阿姨抑制不住的激动。吴阿姨是单位同事交口称赞的“老前辈”“业务能手”。1979年,24岁的吴阿姨应聘进了杭州某服装厂,没干多久,就被抽调到当时的杭州下城区人防办,参与了轰轰烈烈的“深挖洞运动”。

    1969年,从机关学校到工厂,街道各行各业、各个单位,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防工程建设高潮。

    “有拿脸盆的,有拿塑料桶的,还有的端着家里吃饭的家伙什儿加入进来。”吴阿姨回忆,当时杭州的“深挖洞运动”分成两班,一班早上八点半开工,一班晚上六点开工。吴阿姨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推翻斗车和运渣石。当年,防空洞里涌现出了很多挖洞标兵,也由此留下了遍布杭州的防空洞。

    “深挖洞”运动结束后,在杭州老城区,从东到西,由南到北,人防工程纵横交错,织成了一张覆盖城区各角落的地下“交通网”。

    面对如此丰富的人防资源,当时的下城区人防办也在紧锣密鼓筹划。吴阿姨说:“我们一直在想如何利用这些防空洞,在走访调研了深圳、南京等城市后,我们把‘杭州需要什么’摆到第一位来考虑,终于有了答案。”

    为了盘活这些“沉睡的资源”,1980年,下城区人防办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那就是在防空洞里面开办室内溜冰场。

    “我们是杭州市,浙江省,甚至是整个江浙地区第一个开放防空洞的单位,北山路溜冰场也是杭州市第一家溜冰场。”说起北山路上的这家溜冰场,吴阿姨十分骄傲。作为当时最时髦的场所,这里滑出了杭州第一批旱冰爱好者。

    受访者 提供

    “诶呦,当年的杭州人喜欢‘嘎闹忙’,跟现在的年轻人抢演唱会门票一样,从早排到晚,售票厅都快掀翻了,没点耐心根本买不到。”据吴阿姨介绍,溜冰场开业后,一天只开四场,每场都会限制人数,一直处于爆满的状态。当时还是凭票购物的年代,拿到一张门票,就跟拿到一张自行车票一样,特有“面儿”。

    “你们不知道,这里还是很多老杭州恋情开始的地方呢!”吴阿姨悄悄说道,“溜冰场上滑出来的爱情!”

    后来,北山路溜冰场结束营业,就地开了更为新奇的“森林酒吧”,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泡吧的年轻人。

    早起去北山路上的西子茶室,喝茶聊天下棋,午后在断桥咖啡厅,点一杯咖啡消磨时光,到了夜里便直奔葡萄园歌舞厅,跳“蹦恰恰”,这就是老底子杭州时尚达人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文化欣欣向荣。趁着这股东风,利用北山路某人防工程开设的葡萄园歌舞厅也正式开张营业。

    30年前,杭州人在这里摇摆青春。作为杭城第一家防空洞歌舞厅——葡萄园歌舞厅的开业瞬间点燃了杭城。由于地理限制,最初的葡萄园歌舞厅并不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大的空间里,椭圆形的舞池占了大部分位置,电风扇、迪斯科球、舞厅串灯、折叠椅等分布其中。

    今年67岁的市民张大伯是当年葡萄园歌舞厅的忠实粉丝。几分钱、一毛钱点一杯茶就可以在葡萄园歌舞厅跳上一下午,他一跳就是六七年,亲民的价格吸引了不少杭州人来赶时髦。

    相比地面歌舞厅,葡萄园歌舞厅还有其独特优势。盛夏的杭州气温直冲40℃,葡萄园却非常凉快,不少老杭州纳凉之余还能跳上几支舞,因此生意十分火爆。

    溜冰场、歌舞厅的成功彻底打开了思路,小卖部、批发市场、酒楼、招待所等一批新鲜的娱乐、生活场所纷纷在北山路某人防工程各个洞口成立。每一家生意都很红火,用吴阿姨的话形容就是“开啥火啥”。

    “生意好得不得了,店里的冰淇淋每天都不够卖。”开在西湖边人防工程内的小卖部生意就像溜冰场、歌舞厅一样好。吴阿姨估计,每年6到9月是小卖部的营业高峰,一天能卖上数百个冰淇淋,“从早到晚,手都没停过。”想起当时的火爆场面,吴阿姨笑着“吐槽”,每天下班手都是肿的。

    随着小卖部生意的持续火爆,这里还做起了副食品批发生意。绝佳的地理优势,使这里成为全杭州城区副食品集散地,西瓜子经过翻炒、着色、提味成为酱油瓜子后再转销杭城各大零售店,生意爆火。

    北山路还是香客们到葛岭抱朴道院等寺庙、道观上香的必经之路,有些香客会在北山路上歇两天。灵光的杭州人瞅准“商机”,就在这里开起了防空洞招待所和旅社。

    “招待所冬暖夏凉,价格还便宜,香客们都喜欢在我们这儿歇脚。”招待所开业后,生意也是十分红火,几分、几毛钱就能住一晚的价格甚至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入住,吴阿姨形容,“现在有坐着火车出行、青年旅社住宿的‘特种兵’,以前招待所里也有很多‘特种兵’!”

    受访者 提供

    “光这些经营场所就解决了200多个人的就业。”吴阿姨介绍,开在防空洞口部的小卖部、批发市场、招待所吸纳了不少就业人员,还带动了周边的旅游、住宿经济,“口碑相当来噻”。

    随着时代的发展,防空洞的用途不再是为了躲避战乱,它已经完全融入了杭州人的生活。如今,防空洞正在“解锁”更多惠民的新方式。

    “我家的自来水以往只用来浇浇花、洗洗衣服。喝的水只能去外边买。”2023年5月,杭州市首个利用防空地下室设置二次供水系统的项目,正式对万寿亭公寓4号楼供水。在小区住了近20年,深受用水困扰的居民傅女士感慨,“现在终于轮到我们喝上千岛湖的水了”。

    受访者 提供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曾经的“森林酒吧”通过安装道闸和监控设备,摇身一变成为停车场,在“一位难求”的北山路上,一下子开辟出了20多个停车位。四牌楼旅社改造成避暑纳凉点和人防体验馆向市民免费开放。

    防空洞的作用都有哪些?

    潮新闻记者从杭州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了解到,目前,防暑纳凉依然是防空洞主要用途,每年入夏,杭州都会充分发挥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功能,定时向市民免费开放部分人防工程作为纳凉点,让市民安度酷暑夏季。

    比如,建于山体之中的四牌楼纳凉点就深受市民喜爱,它不仅是杭州最具烟火气的纳凉点之一,还是杭州市国防动员(人民防空)体验馆。

    除此之外,防空洞还在发挥很多其它用途。好比停车场、二次供水,以及0901工程与地铁彭埠站接通,与周边商用、民用建筑互联互通,保障市民出行。

    2023年6月25日起开放0901人防工程(新塘路)至彭埠地铁站地下过街设施,自从开放以后,广受市民好评。

    开放的这处人防设施位于明月桥路下方,起止于新塘路至鸿泰路交叉口,全长300米,面积约9300平方米,共有7个地面出入口。主要出入口位置配有双向自动扶梯,明月桥路与新塘路路口配有升降梯。

    这块开通区域全面布设智能安防系统,配备专业安保和保洁力量,并将实时运行情况接入人防指挥管理中枢,以专业化的服务管理,数字化的设施系统,保障市民通行安全和便捷。 

    “我们将继续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加强保护与传承,努力打造现代化人防服务体系,建设‘共富人防、文化人防’的示范样本。”杭州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