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以酿美酒标准护长江 成就“大国浓香”生态标杆

    潮新闻 记者 杨晓轩2024-02-29 03:29全网传播量10.1万
    00:00
    00:00

    在三江之畔,有一片生态湿地,遥遥望去水草丰茂,夕阳西下,飞鸟掠影,伴着落日余晖,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绚丽画卷。而从半空中俯瞰,成片的水草、沼泽与人行环道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五粮液LOGO造型,这便是五粮液环保生态湿地。

    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五粮液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央省级主流党媒“中国酒王”新春采风行活动,来到国家级“绿色工厂”——五粮液五粮液环保生态湿地,寻访一滴美酒里的绿色发展“密码”。

    如何保护长江生态?

    要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

    五粮液环保生态湿迎来万物复苏的春天。

    长江,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蜿蜒于群山峻岭之间,在宜宾三江口与金沙江、岷江汇聚——宜宾,又被称作是“长江头”。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

    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党中央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为长江上游城市,要强化上游担当……要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想方设法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造福长江中下游和整个流域。”2022年6月,宜宾三江口,党中央再次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作出重要指示。

    地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地区的五粮液,如何牢记嘱托做好生态保护?采风团一行来到五粮液生态湿地开展实地探访。

    采风团探访五粮液环保生态湿地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只有好山好水方能酿出好酒。五粮液深知生态保护对于酒业发展的长远影响。近年来,五粮液以守护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等为重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升级建设行业最大的纯粮固态酿酒基地;五粮液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明确要求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在更高标准、更高水平上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资金,积极推进包括宋公河(五粮液段)生态湿地建设项目等。

    “五粮液是长江上游优质水质的受益者,也是长江上游生态的守护者。”五粮液相关负责人表示,就如何保护好长江上游生态,切实担负起大型国有企业的生态责任和社会责任,五粮液牢记嘱托,以“酿造美酒的标准”来做标尺,将岷江边改造为生态湿地公园,打造成为融休憩、活动、教育、科研和推广示范于一体的生态建设项目综合体。

    五粮液与长江的共生相依,让采风团一行印象深刻。“今天实地来了,才了解酿造五粮液的水是源自岷江古河道。这股冰川雪融水千里奔腾,经泥沙岩石层的天然过滤,纯净澄澈、甘美可口,还富含对人体有益的20多种微量元素,可真谓是‘好水出好酒,好酒护好水’。”这是采风团成员的一致感受。

    率先创建“零碳酒企” 

    一滴美酒里的低碳发展“密码”

    五粮液523酿酒车间,作为世界最大浓香型白酒单体酿造车间,全长1.6公里,宽218米,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车间有13768口窖池,3700多名酿酒工人可以在这里劳作,每年可产4.6万吨优质白酒。

    江之头宜宾,酒之头五粮液。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的宜宾,金沙江、岷江、长江在此汇合,处于被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极其适合酿好酒。

    对于白酒酿造这一传统产业来说,如何实现减碳和绿色发展,一直都是重要课题。对此,五粮液五粮液集团能源环保部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实际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五粮液很早就敏锐意识到这点,并开始持续性的探索和创新”。

    据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五粮液就建成行业领先的酒糟循环利用工艺系统;从2013年开始,五粮液投资1.7亿元实施“煤改气”工程,已于2018年实现天然气全部替代煤炭,100%使用清洁能源;完成“煤改气”工程后,五粮液又开始积极探索“气改电”……

    作为白酒行业龙头,五粮液于2021年在白酒酿造行业内率先提出创建“零碳酒企”,引发社会普遍关注。2022年11月14日,在泰国举行的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可持续工作组会议上,发布了2022“可持续中国产业发展行动”年度报告《超越净零碳》,五粮液成为入选报告案例的唯一酒企;2022年12月20日,2022年“中国品牌年度大奖”在上海揭晓。五粮液凭借持续不断的低碳转型举措,与宁德时代、霍尼韦尔等著名品牌一同入选,荣获“中国绿色生态十大影响力品牌”;2023年9月17日,“2023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边会——产业可持续创新”在美国纽约举行,五粮液入选联合国2023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边会优秀案例。

    采风团探访金沙江南岸的503车间,五粮液503车间被称为“明代古窖泥活态保护群落”,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酿酒工匠们开始了最初的行业微生物工程尝试——探寻如何运用科技的手段,人为把元明古窖中的酿酒有益微生物“接种”到新的窖池中。

    科技人员在实验室日复一日地研究各种窖泥微生物菌群。五粮液组建了酿造核心菌种资源库,库容10万个备份,菌种数达400种以上,为目前我国酿酒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菌种库。

    千年后的今天,安乐泉仍为酿造神州琼浆——五粮液的水源之一。

    “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在更高标准、更高水平上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实践。”五粮液相关负责人告诉采风团一行。

    在实地探访中,采风团还进一步获悉,五粮液“零碳酒企”的路线图已明确,并持续推进。“五粮液一直在积极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从源头上推动企业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五粮液集团能源环保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五粮液已制定了契合企业实际的“零碳酒企”目标规划、“十四五”能源规划,正在制定五粮液绿色低碳发展的企业标准,将从源头控制、能源结构、技术指导、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零碳酒企”建设。“以技术层面为例,从近中期来讲,五粮液将从提升能效、生物质高效利用、沼气发电、电能替代等技术路径进行积极减排。”

    未来,五粮液将持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遗余力践行“强化上游担当,要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想方设法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的要求,切实抓好园区上游岷江生态湿地的建设和维护,持续优化绿色能源结构,加快能效体系建设,强化智慧能源管理,坚持提供生态化产品,以绿色产品、优质产品持续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生态标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