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奋进的鼓点穿透细密雨丝,开工的号角回响在杭州湾畔。2月28日上午,海盐举行2024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涉及27个项目,总投资80.65亿元。
一座城市的发展高度,取决于项目的优质程度。2月28日开工的项目,规模大、能极高、潜力足,涉及产业、市政、民生等领域,集中展示了海盐招商引资成果。
全球药企龙头诺华、全球能效领域领导企业丹佛斯、全球最大连接器制造商安费诺集团、储能龙头德业股份、国家小巨人企业欧达光电……去年以来,小县海盐频刷存在感,在嘉兴招大引强进程中记忆点满满。
从数据看,海盐2023年新引进招大引强项目41个,新开工项目132个,实际利用外资完成率居嘉兴第一。海盐如何练就“吸金”体质?
心法一:重塑资源优势,未来产业蓄势崛起
招大引强,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大项目好项目以一当十,对一个地区的投资结构、产业转型、经济增长有着引领、支撑、带动作用。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稀缺、错位的资源成为最大优势。在海盐,同位素等未来前沿产业,成为招大引强出圈的最大特色。
国之光荣,核电摇篮。秦山核电是我国最早建设、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其拥有国内仅有的两台商用重水堆,具备大规模稳定生产医用同位素的能力,同时依托核电人才优势,具备攻克同位素制备的技术实力。
这两年,海盐携手秦山核电,共同续写“国之光荣”的后半篇文章,正加快建设1900亩的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园,致力于打造集核素研究与制备、放射性药物研发与生产、核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等为一体的全国医用同位素产业示范基地。
未来产业,意味着少有人走,是难度极大的探路,也是回报极大的淘金。
去年12月,海盐引进瑞士诺华高端核药项目,走出了赢得未来产业发展的第一步。在海盐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诺华落户,将吸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海盐,打开同位素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在“龙头”项目的“虹吸”效应之下,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目前海盐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园已引进核素、核药研发生产等项目16个,总投资额超55亿元,多项目齐头并进、脚步铿锵,未来产业抢步占先、未来可期。
心法二:“链”上发力,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著名学者张维为曾说,中国经济最突出的优势就是产业集群,代表就是江浙沪地区。
面对“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招商态势,海盐始终把产业集群培育作为重中之重,全链条布局、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推进,以集群生态凸显集群效益。
走进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的安费诺嘉力讯(海盐)连接技术有限公司新厂房内,多台自动化设备飞速运转。
“我们生产的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主要是发动机传感器、轮速传感器以及智能雨刮器等,年产量为6亿件。”安费诺嘉力讯(海盐)连接技术有限公司厂长王李介绍,“这个项目是去年签约落地的,当年度实现投产,新增年产值3.5亿元。”
安费诺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制造商之一。2017年,海盐与安费诺首次“牵手”后,以“补链延链”的视角不断补齐补全电子信息产业的现有链条。
产业集群,让企业获得感更强。企业发展,不是单打独斗,离不开配套环境。产业集群,意味着喊得响的辨识度、更便捷的供应链、更标准化的服务。
以安费诺所在的海盐经济开发区为例,依托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先后引进了良信电器、日久光电、华劲半导体等标志性重大项目和头部企业。
产业集群,也让产业导入更精准。在获得感基础上,如今安费诺集团旗下的嘉力讯、永亿、三浦汽车等项目纷纷落户,形成大项目带来大产出、好项目实现好发展的良好态势。
心法三:做优营商环境,枝繁巢暖“引凤来”
招大引强,路有千万条,终点都汇入一条,那便是营商环境提升之路。能不能招来大客商、引进大项目,更多拼的是环境、配套和保障。
去年,丹佛斯与海盐书写了18年9次投资的佳话,丹佛斯第二园区项目总投资51亿元,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百亿元。
双方何以能蹚过18年的信任之河,背后是持续不断的互访、服务。“良好的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持续暖出来的。”作为18年的亲历者,望海街道党工委书记宋伟庆深有感触。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在能源保障等各个方面,当地政府给了我们满满的安全感,这是丹佛斯不断升级合作的重要原因。”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曾在接受媒体时说道。
寥寥数语,也是河北汉智数控集团董事长王金成的深切身受。今年1月,总投资51亿元的河北汉智数控集团装备制造项目签约海盐,说起为何选择海盐时,王金成一语中的:“当地政府给了企业足够的安全感。”
王金成以办理土地证举例,从挂牌到摘牌只用了20天,从缴纳土地款到最终拿地只用了2天,这样的“海盐速度”让他又惊又喜。
招大引强,关键是一个“大”字,只有大招商才能招大商,只有大项目才能大突破。无论是今年的“新年第一会”还是“新春第一会”,海盐都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招大引强时不我待。
杭州湾畔风正劲,海盐正以“招商没有局外人”的姿态,用实打实的项目、硬碰硬的业绩加快推动赶超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