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四岁的恬恬鼻塞得厉害,本以为只是换季过敏犯了鼻炎,几天下来症状变本加厉,家长就带她来到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黑洞”里面藏了啥?
陈志凌主任给恬恬仔细做了检查,发现恬恬右侧鼻腔有较多脓性分泌物,而且右侧还有一块黑色硬物,使用吸引器后难以取出,随后又小心翼翼用枪状镊夹出这块“小黑疙瘩”,才发现是一个比较大的黑色锥体样异物。
怎么突然多了这么一个东西?爸爸很震惊。
医院供图
“我要把玩具藏起来,这样妈妈就找不到了。”恬恬稚气地说。
陈主任表示,鼻腔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病之一。小朋友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在鼻子里玩“玩具总动员”,门诊会碰到不少小朋友在玩耍时将奇形怪状的东西塞入鼻腔,取出来的异物包括电池、小球、圆珠、积木、纸币、纸巾、绿豆、磁铁等。
部分患者家属没有及时发觉孩子异常, 导致异物长期存留。这部分患儿往往会出现低热、鼻出血、鼻腔异味、鼻塞、流脓等并发症,引起家长重视后才就诊,这就可能造成漏诊误治。因此如果存在以下几种表现,家长们要提高警惕:单侧鼻腔有清水样涕流出;精神状态萎靡,同时鼻腔内会有黄褐色分泌物和泡沫冒出;单侧鼻腔异味或流脓涕、血性分泌物等以及鼻出血、鼻腔疼痛等。
此外,陈主任强调家长们要高度警惕纽扣电池这种异物,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或玩耍纽扣电池,因为纽扣电池中含有汞、银、锰、镉、锂、硫氧化物、铜或钢等,会产生电流反应,对黏膜具有相当强的腐蚀作用,导致严重并发症。
在家怎么处理鼻腔异物?
陈主任表示,当孩子鼻腔进入异物,不要直接用镊子去夹,如果像豆子、绿豆这样光滑的东西,用普通的镊子容易使得异物滑向鼻腔深处,一般家庭不会备有专业的耳鼻喉科器具,家长们也无法保证能够正确操作器具。如果距离医院较远,一时间不便去医院,家长可小心尝试采用以下办法进行处理:
用手指将没有异物的一侧鼻孔压紧,让孩子作擤鼻涕动作,将异物喷出来。
用棉花或纸捻刺激鼻黏膜,使孩子打喷嚏,将异物喷出。
如果鼻腔内进入了异物,可以使用清水进行冲洗,也可以配合医生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鼻腔内的异物排出。
如果以上方法皆不奏效,就要及时去医院处理。此外,由于部分鼻腔异物形状不规则,取出时可能造成鼻腔黏膜损伤引起鼻出血,可以捏住其鼻翼数分钟压迫止血,绝大多数能彻底止住血。部分患儿病史较长,去医院处理时异物(如纸张、棉花等)可能已经腐烂且与周围鼻腔粘连,可以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两周后复查鼻腔是否粘连,具体情况需要遵医嘱。
专家提醒,碰到鼻腔进异物先要要让孩子保持冷静,处理以安全为先,及时就医。同时日常也要做好教育工作,让孩子明白将物品放入鼻子内是危险的行为,减少意外伤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