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隐隐,万物复苏,许多作物积蓄力量开始萌芽在依旧料峭的春寒里。我们将视线转向秀洲区新塍镇,一种深受欢迎的热带水果——火龙果销售依旧“热辣滚烫”,从去年夏天卖到今春,美味“圈住”回头客
初春的第一把“火”
地道的热带货,竟然在亚热带气候的秀洲产出热销?
棚外冷风阵阵,棚内暖意融融。走进嘉兴市陡门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火龙果种植基地,一排排支架上,火龙果的枝条形似大型“仙人掌”,枝蔓翠绿,向下舒展,满满的热带风情。
可以看到,这两天挂着的火龙果已经不多,零星几个一团团、红艳艳,像“火球”似的点缀其间,点燃了初春的第一把“火”。
“这两天采一个少一个了!”基地技术负责人熊加军介绍,基地一共种植了50多亩红心火龙果,从去年7月开始采摘,半个月结一批果子,到现在已经十几轮了。目前大棚里还剩最后三四百斤,错过这一批就需要等到7月份了。
据了解,基地的火龙果分成小、中、大果三个等级,一般均价在8元、12元、15元每斤,亩产3000-4000斤,大部分都是通过线上售卖等方式销往周边地区。
近年来,陡门生态农业趁热打铁,又借机发展起了乡村采摘游。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春天来基地里野炊,暑假带火了亲子游……这里四季有花、三季有果,大家边采摘边拍照,乐趣满满。
“火龙果熟了我都会在微信朋友圈里喊一声,或者微信群里发一下,想吃的就会接龙联系我,”谈起火龙果的销路,熊加军十分自信,“我们就靠回头客,如果口感不好大家吃一次下次就不来了。”
美味“圈住”回头客
新鲜、口感好,是陡门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火龙果热卖的“秘诀”。
现场切开一个火龙果,一层薄皮紧贴果肉,汁水丰盈,隐约还带着一股玫瑰花的香气。果肉红到发紫,吃一口清冽甘甜,果味浓郁。小编不禁感叹:这火龙果外表长得“飞扬跋扈”,实则“内心”甜蜜十足呀!
“我们家的火龙果都是成熟采摘的,等果肉积累了足够的糖分和汁水,糖度值可以达到17%以上,相比市面上12-13%的普通果子有很大优势。”熊加军介绍,基地种植的“金都一号”更是红心火龙果当中的“佼佼者”,花青素含量远超普通火龙果,不仅营养价值高,糖度值更能达到20%左右。
熊加军是河南人,这是他与火龙果打交道的第22个年头。从火龙果种植的“小白”到专家,从漂泊打工到安家落户,他是第一批将火龙果这种热带植物引进秀洲的果农之一。丰收是熊加军用自己的双手,一路开拓一路琢磨。
“现在就把剩下的火龙果卖一卖,准备大棚开沟、施肥,把发酵好的菜籽饼放进去。再把枝条修剪下,老枝条砍掉,让新枝条更好地生长。”熊加军说,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要做的事情,把基础任务做好,才能结出好果子。
功在平常,为了种好火龙果,熊加军没少费心思。火龙果喜热喜肥,好的棚内环境是火龙果顺利生长的必需项:一开始研究用蒸汽锅炉保温,从晚上八点一直烧到早上四五点钟不停歇,而如今,三道膜覆盖保温法让果农们省了大力气,夏天还加装了智能雾化降温防止火龙果“中暑”……
除了温度与湿度的控制,火龙果的整枝修剪、土肥管理、防虫治病、人工授粉等都有学问,熊加军的“取经路”也一走再走。
“火龙果还是本地的甜!”他自豪地说,外地火龙果虽然价格便宜,甜度却远远比不上自家产的果子。在他看来,不懂技术就一点一点学,种水果就像养孩子,只要肯下功夫去观察,自然就会“硕果累累”。
火龙果大棚套种热带凤梨
近年来,随着各类设施设备和生产方式的更新换代,“南果北种”种植技术日臻成熟,一座座充满希望的温室大棚,构成了果农们转型升级的新图景。
如今,陡门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里还有燕窝果、蛋黄果、凤梨、番石榴、巴西樱桃等十多种热带水果正在培育。下一步,熊加军希望进一步推进技术攻关,让更多热带水果“移居”秀洲,这既是消费者的口福,也是果农们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