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 |杭州第十四中学校长:回眸百廿来时路,奋楫扬帆新征程

潮新闻 通讯员 冯冬怡 记者 朱丽珍 整理 2024-02-25 07:39全网传播量11.8万
00:00
00:00

今天,杭城各大中小学开启开学典礼。

对于杭州第十四中学而言,今年是特殊的一年——10月3日,学校将迎来百廿校庆。在开学典礼上,杭州第十四中学校长陈利民表示,学校将以百廿校庆为契机,激扬奋进争先的力量,认真梳理百廿来的办学成果,与时俱进凝练办学思想,凝聚教育智慧,遵从青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助力同学们既有基础上的的有效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杭州第十四中学校长陈利民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

细雨绵绵润万物,雷声隆隆催奋进。在万物复苏的春日,因为全体师生的回归,我们的校园又恢复了昔日生机。

在此,我要向怀揣梦想、充满活力的同学们致以新学期的祝福:祝你们鲜衣怒马再起航,勤奋创新攀高峰;向一直以来努力耕耘的老师们致敬:因为你们的无私陪伴、倾囊相授,让每一位学子都在前行路上拥有了最好的引路人;向关心学校发展的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表达衷心的感谢:正是你们的鼎力相助、聚力同行,使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

回首百廿来时路,我们自豪而坚定。钱穆先生曾说,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对传统,应怀有温情和敬意。对我们百廿校史,又何尝不是如此?1904年的春天,当平等、民主、科学的劲风吹拂西子湖畔,“杭州女学堂”在积善坊巷正式成立。自此开启的学校发展历程,虽几经曲折坎坷,可不变的是肩负着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以科学知识的传授、人文情怀的厚植,助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杭州女子师范学堂”“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 “浙江省立杭州女子中学”,一次次校名的更迭,共同汇聚成了杭州第十四中学的红色热血,更指引着后继者不断前行。

从顺利获评省一级重点高中,到康桥校区首创杭城集团化办学新模式;从获评首批省一级特色示范校,到顺利获评首批省现代化学校;从生物、信息学国际奥赛金牌全省零的突破,到文理融通、理科见长的办学特色的形成……可以说,120年来,历代十四中人秉持勤奋、和谐、严谨、创新的校训,不断付出着卓绝的努力,一直寻找着面向未来的教育。

过去的一年,我们持续深化思考、不断实践创新,恳切回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竞赛全面开花,学生素养全面发展。在2023年高考中,我校两校区均取得了骄人成绩,685以上高分人数、浙大线线上人数、特控线上线人数均创历史新高,众多优秀学子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中国人大、浙江大学等名校录取。国际部升学也成绩亮眼,92%的同学被全美前50的学校录取,多名学子被加州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录取。学科竞赛成绩也进步明显。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银奖一人次,浙江赛区一等奖5人次,二三等奖50余人次。西湖大学施一公校长专程为我校学子带来学术讲座,他勉励十四学子“要听见时代的召唤,主动投身于科技建设之中。”

奋楫扬帆新征程,我们满怀信心和期待。杭十四中教育集团已经形成了“一校三区两翼”的办学格局:以凤起、康桥、青山湖学校为集团三核心校区;以杭十四中附属学校和国际部为集团化特色办学为两翼。百廿杭十四中育人文化不断承继、发扬。

以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我们的师资队伍也不断优化,敬业爱岗、专业睿智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最稳健助推力。我们继续完善“名师培养工程”、创造性开设“青年教师学校”,构建教师三年培养体系。在全校40多位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市名师的关心指导下,扎实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工作沙龙、优秀作业设计等诸多活动,青年教师们正在迅速成长为岗位能手、育人先锋,众多青年教师荣获了杭州市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一人获评浙江省教坛新秀,十余位教师获评市教坛新秀和教育系统教坛新秀。学校也获得浙江大学“国优计划”教育实践基地学校称号。

同时,我也欣喜地看到,我们十四学子正气、大气、灵气的精神风貌日益彰显。你们自信、阳光、正直、豁达、睿智、笃志。我经常在地铁上、公交站,看到你们孜孜以求地静心学习;也在志愿者服务站、舞台上、田径赛场上,看到你们充满热情的无私付出、文雅的表达和青春激扬的活力。世界上所有的美,都需要一种高度的专注和漫长时间的淬炼。读书、求知、为人,当然更不例外。你们是在信息时代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视野开阔,聪慧敏锐,自信而独立。我期待有更多的同学,能够在众声喧哗中拥有一颗真正安静、笃定的强大内心,希望你们在努力前行的同时,也能以内心的柔软去感悟世界美好。

盛世龙年,让我们激扬奋进争先的力量。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强调要强化“三支队伍”建设,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人才保障,指出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跃进,杭州市委新春第一会强调,要激扬卓越争先的精神力量,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劲勇争一流。我们学校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和学习都面临诸多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ora带来的AI浪潮挑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思考?基于算力算法大数据的数字大脑其学习能力、学习范围与学习深度都远超人类,我们该如何来重新定义教育的边界?教与学绝对不只是知识的传输和迁移,而应当是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人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策划者,让自己成为真正的自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保持积极愉悦的情绪,在学习实践中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今年十月三号,学校将迎来百廿校庆,我们将以百廿校庆为契机,激扬奋进争先的力量,认真梳理百廿来的办学成果,与时俱进凝练办学思想,凝聚教育智慧,遵从青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助力同学们已有基础上的有效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同学们,在这盛世龙年,希望你们重视体锻,身体健康如龙马精神,提升共情能力,人际关系如龙凤呈祥,改进学习方法,学业成绩如飞龙在天。最后我借用复旦大学资深文科教授陈尚君的四句话与大家共勉:德辨妍丑,识知进退,才尽天秉,学务精勤。我相信,天赋异秉者善用才华,又勤奋努力,成就不可限量;稍有短板者也不必气馁,后天努力可以改变一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