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一天内市值增加2770亿美元!疯狂的英伟达,AI淘金热中的“卖铲人”

    潮新闻 记者 朱高祥2024-02-23 09:32全网传播量1.2万
    00:00
    00:00

    俗话说,“淘金热期间,卖铁铲最赚钱。”

    在当下最火热的AI风口上,英伟达就是那个最赚钱的“卖铲人”。美东时间2月22日,英伟达股价暴涨超16%,总市值逼近2万亿美元,并创下美股历史上最大单日市值增长。此前,英伟达发布了全面超出市场预期的强劲财报。

    “加速计算和生成式AI已经达到了引爆点。全球各地的公司、行业和国家的需求正在激增。”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财报发布后直言。

    这似乎在说,英伟达的美好未来才刚刚开始。

    英伟达,扶摇直上

    在2月22日一天时间内,英伟达市值增加约2770亿美元。“英伟达一天的涨幅,就超过了所有中国AI创业公司的估值总和。”有网友如此形容道。

    英伟达股价截图。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

    不管中国AI创业公司的估值总和到底有多少,英伟达确实涨出了一个奈飞或两个高盛。市值涨幅惊人的背后,是公司利润的快速增长。

    第四财季,英伟达营收同比增长了265%,达221亿美元;净利润为12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4.1亿美元相比飙升769%。2024财年全年营收609亿美元,比去年多了126%。英伟达预计,这种上涨趋势还将持续。

    英伟达能有如此的底气,在于它卖的“铁铲”在AI“淘金热”下已经供不应求,所生产的芯片更是成为算力时代的“硬通货”。

    芯谋研究分析师王立夫对潮新闻记者表示,在最狂热的时候,一级市场曾经出现过一个案例,就是投资机构对一家未上市算力服务公司的估值直接按照公司机房有多少片英伟达的芯片来初步估算。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目前的人工智能加速芯片市场上,英伟达的A100/H100系列AI GPU(图形处理器)是市场上当之无愧的首选,而这离不开黄仁勋的高瞻远瞩。

    黄仁勋。图片来源:英伟达官网

    自1993年创立英伟达,黄仁勋就选择了一开始并没有被人看好的正方形成像技术,更重视芯片的多功能性。从游戏、AI计算、自动驾驶、区块链到生成式AI,英伟达每一次都能站在时代的风口,成为浪潮之下的基础设施。

    2月19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回忆了黄仁勋于2016年向OpenAI签名捐赠首台DGX-1AI超级计算机的场景。当时,黄仁勋就非常看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

    在最新的电话会议上,黄仁勋认为,包括Sora在内的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背后,行业硬件的升级换代仍处于早期阶段。他预计,整个行业未来将需要约2万亿美元的英伟达芯片,才能满足未来的算力需求。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英伟达的GPU的应用场景并非只有AI,诸如区块链、元宇宙、无人机、无人驾驶等技术背后的支撑者都是GPU,而由于英伟达具备生态优势,他几乎参与了近几年所有的新技术进步。以至于英伟达未来几年的业绩增长可见度非常高。

    而这给予了人们对于英伟达的发展前景更多的想象力,以至于有分析师认为,英伟达的盈利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其股价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它的股价看起来仍便宜。

    淘金客开始自己“造铲”

    2016年,黄仁勋向OpenAI交付那台AI超级计算机时,他或许也没有想到,7年后所诞生的ChatGPT会引发怎样的AI革命。

    2016年,黄仁勋向OpenAI交付AI超级计算机。图片来源:马斯克的X社交账号

    ChatGPT横空出世后,全球大小公司都对英伟达的芯片趋之若鹜。有业内人士评估,一个ChatGPT跑起来,需要一万枚英伟达A100芯片。此前,市场调研机构集邦咨询估算,2023年出货的120多万台AI服务器中,大多搭载了英伟达的GPU芯片,占据60%-70%的份额。

    下个月他们就会发布新的旗舰产品B100,加速迭代硬件性能,业内预计性能会大幅超过H100及所有竞争对手。

    但世界“苦英伟达久矣”,几乎垄断AI芯片行业的它不仅拥有绝对的定价权,而且供应量也极为紧张。

    因此,越来越多客户正变成竞争对手比如微软、Google、Meta、亚马逊、特斯拉等等,都开始投入大量资源自研AI芯片,甚至连OpenAI都在筹备芯片项目。另外,也有一些同行交出有竞争力的替代品:AMD最近开始售卖新的旗舰芯片MI300X;从Google TPU走出的团队则设计出了比英伟达GPU更快的LPU并部署在开源模型上。

    AI芯片领域的初创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公开资料显示,最近几年,国内出现了GPU、AI芯片创业大潮。除了壁仞科技、燧原科技、摩尔线程外,原AMD总监陈维良于2020年创立了沐曦集成电路。此外,天数智芯也致力于通用GPU芯片的研发。

    广州市万隆证券咨询顾问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吴啟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创新企业在AI芯片行业享有丰厚的成长土壤,投资者面临难得的机遇;无论是芯片半导体厂商还是互联网巨头,都在积极提升自身AI芯片研发能力,共同分享行业成长的红利。”

    黄仁勋。图片来源:英伟达官网

    “即便如此,短期之内英伟达的地位仍很难撼动。”王立夫告诉潮新闻记者,英伟达的算法平台CUDA已在整个算力生态系统中盘根错节,实现了与数百万人工智能开发者的强绑定。它的系统设计基于英伟达生态,算法工程师也已经习惯了CUDA提供的工具库及其编程语言。如果算力厂商想换别家的芯片,那么生态学习成本和芯片适配成本都会比较高。

    英伟达什么时候会支撑不住高市值?盘和林认为,除非诸如英特尔、AMD,或者中国科技公司在GPU技术和CUDA生态兼容性上超越英伟达,除了技术、生态超越,别无他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