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正月十三,武义县俞源村时隔十年,再次举办擎台阁活动。当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沉浸式体验传承百年的传统民俗文化。
现场,古旗队、銮驾、乐队、神铳队齐亮相,伴随着敲锣打鼓声,8座台阁由长相标致的童男童女扮演“许仙撑伞”“穆桂英挂帅”“财神献宝”“西天取经”“李白醉酒”“梁祝成蝶”等戏曲人物,由大人抬着,从洞主庙出发,巡游村庄,祈求洞主老爷保佑俞源村风调雨顺、村民福寿安康。
白墙黑瓦中,巡游队伍沿着蜿蜒的村庄道路前行,道路两边、石桥上都挤满了人。这样的场景,让91岁的俞源村村民俞昌明回想起了1993年正月十三那天。
1993年,俞源村台阁会牵头,筹集六万多元村民捐款,举办了盛大的擎台阁活动。
“那天,十里八乡的人都赶来了,甚至山坡上都挤满了围观的群众,就跟今天一样。”俞昌明说。
这样热闹的擎台阁活动,上一次举办已经是2014年,也就是10年前。如今,当年牵头举办擎台阁活动的俞源村台阁会的28位成员,不少已经离开人世。传统民俗如何传承下去?这成为了摆在俞源村村民面前的迫切问题。
想要办好擎台阁活动并不容易,其中涉及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众多,因此,经验丰富的“领头人”至关重要。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91岁的俞昌明站了出来。从活动方案制定到道具制作,再到现场布置、人员落实,他都亲力亲为。
“这次参加擎台阁的工作人员有221人,分别承担25个不同的任务,他们的分工安排就是一个难度极高的工作。此外,擎台阁使用的道具很多需要自己制作,比如这次使用的‘马’,从制作木头架、缝制皮毛,都是由村里的老手艺人完成的,耗时两个多月。”俞昌明说。
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巡游队伍从俞源老村行至俞源新村,再返回俞氏宗祠,一路上,群众们撑着伞紧紧跟随,热情不减。
“我是一大早专门从武义城区赶过来的,第一次来参加擎台阁活动,看到小朋友们化着妆,穿着特制的服装,跟我们打招呼,真的非常兴奋。近距离接触俞源传统民俗,被它的魅力所折服,希望以后能经常有这种活动,我一定再来!”市民吴女士表示。
俞源乡党委委员、常务副乡长施侃睿说:“此次擎台阁活动,吸引了游客及周边村民近万人,既是一次展示传统民俗的机会,也为俞源文旅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也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挖俞源丰富的传统非遗、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加强文物保护、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服务,打造文化引领、多业态融合发展的俞源旅游新模式。”
近年来,俞源乡充分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不断强化招商引资,抓严抓实文旅融合,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引进新业态等带动俞源旅游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2024年,俞源将进一步加大景区保护开发力度,探索打造俞源夜游新业态,采用“旅游+文创”的新模式,创建沉浸式剧本杀,打造景区文旅IP塑造典范;以点带面打造新集群,串联上松线沿线各村,文旅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集红色研学、乡村体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带;深挖俞源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办好俞源圆梦节、俞源村擎台阁等文旅节庆活动,开发具有俞源特色的文创产品,以节庆破题促进引流增收,推动民宿、餐饮、旅游一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