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来了。图源:视觉中国
近日,人工智能大模型Sora火爆出圈后,借助人们的关注,网上各种“AI付费课程”的竞争陷入白热化,很多博主宣称几十元至百元的课程就能让人从入门小白变成大神,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自媒体博主李一舟了。
李一舟的“走红”,在于其带货的成功。他推出的AI课程《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原价999元,现价199元。第三方数据显示,该课程一年内卖出约25万套,销售额约5000万。有网友在其账号下以嘲讽语气留言:“自打sora火了,你是AI圈里唯一可以和奥特曼平起平坐的华人大神。”(奥特曼是中国网友对美国OpenAI公司CEO的昵称)更多买课学员则表示不满,比如“课程内容太水”“直播第二天就要求学员升级到他的高阶课,需花费1980元,199课程啥都没教,就要升级,完全是骗子的套路”等等。
目前,李一舟抖音账号带货橱窗中,199元的“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视频课已下架,其个人微信视频号也被禁止关注。关于李一舟本人我们暂且不论,但是,他带来的舆论喧嚣却值得深思。
在网络上,有业内人士分析Sora可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有专家反思中美AI技术的差距,当然,也有人指出Sora存在的不足,此外,还有不少人在讨论如何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催生中国的技术突破……这些不同角度的讨论都具有价值,有助于推动着我们去反思现实问题,弥补创新短板。
然而,另一些人则迅速将科技新突破与“圈钱”联系起来,先将自己包装成“专家”“大师”,再利用人们对知识的渴望,炒作信息焦虑,迅速收割“韭菜”,短时间内赚得盆满钵满。其实,如果这些课程是货真价实的科普,那是有意义的;但如果只是将一些老掉牙的所谓“知识”包装出售,并且用种种营销手段“套路”学员,那就难怪引发网友的普遍反感了。在黑猫投诉平台,有记者以“AI课程”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平台关于AI课程的投诉有2000多条,其中用户举报诱导消费的占比很高。这样的现实,实在令人遗憾又悲哀。
大多数人面对“Sora来了”,感到震撼又迷茫,渴望理解,害怕掉队。这种对知识的渴望既是一种动力,也给了一些人浑水摸鱼的机会。对此,我们还得擦亮双眼,“货比三家”,寻找口碑更好的专家和机构进行学习,否则,损失了金钱事小,被不负责任的课程带歪了方向才更麻烦。
在创新的赛道上,少一些夸夸其谈的“大师”,多一些踏实肯干的普通人,少一些“割韭菜”,多一些积淀,才能推动创新深化。“Sora来了”,必然产生深远影响,但无论如何,不能是创新尚“未捷”、“圈钱”满天飞。对鼓励创新的社会而言,那将是悲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