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家、谁古宁、后事体都是啥意思?杭州有24根电线杆出圈了

潮新闻 记者 谢春晖 通讯员 余懿栋2024-02-21 10:24全网传播量22.1万
00:00
00:00

岁末年初,电视剧《繁花》带火了上海话,也让方言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这两天,杭州钱塘区义蓬街道灯塔村也因方言出圈了,甚至还上了微博同城热搜。

有网友在灯塔村的电线杆上看到了一组奇奇怪怪的文字,一琢磨才明白:哦,这个意思啊!

原来,电线杆刷上了钱塘区的沙地方言,还配上了拼音和释义。

沙地方言电线杆。受访者提供

比如,“做人家”就是节约,“各头”就是这里,“夯头”就是那里,让人既觉得搞笑上头,又感受到浓浓的乡情。

对此,潮新闻记者联系到了灯塔村相关工作人员。

“这批印着沙地方言的电线杆一共有24根,春节前刚刚完工。”得知村里的电线杆出圈了,工作人员们也都笑了,直呼没想到。

为啥要在电线杆上刷方言呢?灯塔村的工作人员表示,一开始是为了美观。

2023年7月,灯塔村将村中心直路北侧作为打造美丽庭院的试点,对村民农居房庭院进行了美化。“大家的庭院很美,但村里的电线杆没啥色彩,有些格格不入。”工作人员说,村里决定给电线杆“穿”件外衣。

沙地方言电线杆。受访者提供

电线杆上刷什么既美观又有特点?

有工作人员提出,可以做一些日常常用的方言释义和拼读引导,肯定会让人眼前一亮。

据了解,灯塔村不少村民家中的年轻人都生活在主城区,都说普通话。“特别00后和10后,大部分都不会讲方言了。还有一些家庭,公公婆婆是村里人不太会讲普通话,儿媳妇也听不懂沙地方言,有时因为语言不通,还闹出过误会。”工作人员说,想通过“发音转空耳”的形式,写在电线杆上,并在下面备注实际含义,让更多人了解沙地方言。

沙地方言电线杆。受访者提供

方言电线杆的创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在春节期间,方言电线杆成了村里一道“风景线”。回家过年的年轻人一看都笑了,有人还忍不住冒出一句方言,“真当发靥(真有意思)”。

沙地方言电线杆。受访者提供

90后村民小徐说,方言电线杆实在太上头了。“我平时很少说方言,这段时间每每看到电线杆上的方言,就忍不住要说两句。”小徐说,过年期间在村里听到沙地方言,年味都更浓了。

沙地方言是指杭州钱塘区、萧山区一带的方言,跟绍兴话很像。

在这里,考考潮新闻的读者们:

后事体、木老老、得为子、上毛子……这些沙地方言都是什么意思?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