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夕在西湖边开着一家典型的景区小吃店,七八年来卖的都是经典的江浙小吃,嘉兴烧卖、杭州小笼包,在她的小店里都是热销货。
长假结束,希望能睡到自然醒的夕夕累并快乐着:“这个春节,店里营业额天天破纪录。”
杭州小笼包 视觉中国供图
小店开门红
背后是老板娘的“大数据”
正月初一早上,对所有的餐饮店来说,都是传统淡季,因为做了小功课,夕夕完成了一个漂亮的“开门红”。
“过节前,我把周边的旅馆摸排了一下,今年春节基本住满,而且大部分客人都预约了年三十晚上入住,不少人预约了深夜入住。”有了这个“基本数据”,夕夕发挥了温州人的“精明”:初一早上睡个懒觉,醒来肯定错过酒店早餐,那就需要点外卖,顺便解决早中饭,多备点小笼包、烧麦的料准没错。
初一早上,店里外卖单的语音提示响个不停。“第一拨外地游客已经发力了!”因为备料充足、发货快,夕夕的店接单不断,在本来会“生意平平”的年初一,店里营业额破万。
生意火爆时的小票
夕夕说:“投资景区小吃店,就是因为‘相信西湖永远是顶流。’我的店只有33平方米,日常加我就是三四个人照看店,但是我和员工们日常很‘八卦’,会经常去打听边上酒店的预订情况,了解周边商圈的新活动,街区的新项目……只要有点变化,生意肯定蹭蹭蹭地变好。”
夕夕的“大数据”果然让她踩准了今年春节长假的生意,初一正常略多备货,初二开始超量备货,初六因为天气预报有降温,可以略少准备……节后杭州文旅发布的数据居然和夕夕的提前备货单完美契合。
采访中,夕夕既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也不愿意透露店名和地址。她只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在温州卖鞋掘到了第一桶金,后来因为炒股赔了底朝天,只好做餐饮。没想到去年无意中发现,十几年前买的“中国远洋”,居然已经回升到了1000多万元。即便如此,她依旧每天早上3点半起床,辛苦经营着她自己33平方米的小店。现在所有的生意经,都是这几年“花钱买的教训”。
这个春节长假
客单价也创了纪录
“做了七八年生意,今年跨年夜第一次日营业额达到2万元。”昨天,记者见到夕夕的时候,她向记者感叹。“跨年夜做到了第二天凌晨3点关门,没想到今年春节,除了初一和初六(天气原因),我每天12点准时关门,营业额都突破了2万元,天天破纪录。”
夕夕给记者看了两张2月13日(初四)的收银系统截图,当天早上10点18分时,店里营业额就已经做到了5950元,中午11点零9分,营业额蹿到了7088元。系统显示:营业额较一周前上涨了537.41%,较2月12日涨了20.01%;订单量较一周前上涨了460%,较2月12日上涨了16.67%。
收银系统10:18截图
收银系统11:09截图
夕夕说,春节店里的业绩让她很满意,还有让她更高兴的是,她发现店里的客人比往年舍得花钱。以前像她这样的小吃店,百元以上的单子难得一见。今年春节,精打细算的游客少了,百元单平常了,甚至还出现了一张488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大单。
记者从浙江省今年春节文旅消费数据中也看到,2023年春节假期消费的“吃”一项较2022年春节假期提高了2.2%。可以说,“如何吃得好”正越来越成为游客们的消费重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