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进入尾声,“充电器一拔”,不少人踏上返程。正值返程高峰期间,天气却不平静。
今天(2月17日)至22日,一轮寒潮天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降温10至18℃,局地气温降幅可达20℃以上,全国大部有明显雨雪天气。中央气象台今晨同时发布寒潮黄色预警、沙尘蓝色预警和大风蓝色预警。
对浙江来说,未来一周,天气也将上演冷暖、晴雨的大逆转,体感好似初夏急转隆冬,羽绒服千万别收起来!
“这段时间正是这次厄尔尼诺现象达到峰值期间,因此气温变化特别剧烈。”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告诉潮新闻记者。
杭州湖滨一公园玉兰花绽放 里尔 摄
19日最暖,多地接近或突破同期纪录
今日起,暖湿气流开始强势反扑,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开启一场轰轰烈烈的升温之旅。
浙江今天多云到晴,也正式加入回暖群聊。白天有阳光加持,我省气温突破“2”字头非常轻松,预计白天最高气温沿海地区15-17℃,其它地区18-20℃,午后暖意明显。
明天后天仍将持续升温。下周一(19日,雨水节气)达到这次回暖的巅峰,浙南地区将达26-28℃,局地29℃以上。妥妥的初夏体验感,午后甚至短袖都可以出街。
气象数据显示,全省11个地市2月最高气温纪录为——湖州28℃,杭州28.5℃,金华29.4℃,宁波30℃,衢州28.2℃,丽水30.6℃,温州27.9℃,台州28.4℃,嘉兴28.3℃,绍兴29.1℃,舟山28℃。
从预报来看,这次大部地区都会接近或突破当地2月历史同期最暖纪录。
以杭州为例,今天主城区最高气温将升至20℃,明后天最高气温可达26~27℃,宛如初夏,有望接近2月历史最高纪录。
气温狂飙之后的剧情,往往是狂跌,这次来的是BOSS级冷空气——寒潮。
这次寒潮有多猛,“初夏急转隆冬”
龙年的首场寒潮有多猛烈?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表示,这次寒潮过程,一是冷空气势力非常强,二是由于前期升温显著,造成降温幅度非常大,后面低温强度也很明显,今天寒潮已经开始影响新疆。
随着寒潮的东移南下,不少地方气温将坐上过山车,起伏剧烈。
“全国大部地区的累积降温幅度都能达到10℃以上,降温幅度非常剧烈,具有一定极端性。” 张芳华说。
西北地区的降温时段主要在17-18日,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18-20日,南方大部地区降温将出现在20-22日。
“寒潮是冷空气强度的最高级别。由于前期的极端回暖,强冷空气南下后,这次浙江部分地区的降温也可能达到寒潮标准。”毛燕军告诉潮新闻记者,本轮寒潮之所以实力不俗,一方面是因为它本身势力强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寒潮到来前中东部升温显著,导致此次降温幅度猛烈。尤其要关注长江中下游一带,累计降温将达到25℃左右,比如杭州,人的体感彷佛从初夏急转隆冬。
据浙江省气象台预计,就在最高气温达到巅峰的下周一19日夜里到20日,冷空气前锋抵达,浙中北地区率先开启降温,将一秒重回冬日。紧接着21日后期低压入海,冷空气主体南下后气温骤降。
杭州未来一周将经历冷暖巨变:17、18日最高气温接近27~28℃,或创今年来新高,历史同期少见;22日最高气温就将骤降至6℃左右。而从最高28℃到最低2℃,如同初夏到隆冬的换季式转换,大家要及时添衣保暖,谨防感冒。
毛燕军表示,除了极其猛烈的降温,这次的寒潮还是一名“全能选手”,雨雪大风沙尘也一个不落。与春节前中东部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相比,此次寒潮过程南方地区的冻雨范围、持续时间以及降雪强度都不及上次,但对流特征较为明显。
2月19日我们迎来雨水节气。在强势的暖湿气流侵袭下,浙江之后的雨水变得频繁起来。19日起,我省多阴雨天气。其中21-22日全省降水尤为明显,浙中北部分地区有暴雨。
杭州的雨水也是一触即发。值得注意的是19日傍晚到夜里这场雨,由于冷、暖空气交汇剧烈,甚至有触发雷暴的可能。
我们会否迎来龙年首场降雪呢?目前来看,24-25日,浙江山区可能有雨雪相态转变。至于平原地区会不会下雪,目前各大数值预报还存在分歧,“平原地区雨夹雪的可能性比较大。”毛燕军说。
春天还有多远?杭州常年3月入春
这两日,天气比较晴暖。杭州摄影达人里尔拍到了湖滨一公园的玉兰花开了,东河畔的迎春花闹了。第一波春花都开了,真正的春天还有多远呢?
玉兰花 里尔 摄
迎春花 里尔 摄
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季标准,为连续五天平均气温高于10℃。杭州常年平均入春时间为3月8日左右,去年是3月4日入春。
不过,杭州的春天往往春如四季,一周经历春夏秋冬,变天如变脸,暖得飞起,冷得突然,我们都遇到过。去年入春后甚至还出现过寒潮。
即使入春后,老话说也要适当“春捂”减。
而眼下这波回暖,正是寒潮到来前的“障眼法”。哪怕最高气温飙升,最低气温仍旧低迷,早晚还是要注意保暖。换句话说,羽绒服等厚衣服,还远远不到收起来的时候。
近期的阳光余额已不足,且晒且珍惜,大家可以抓住晴天的尾巴,洗衣晾晒,为接下来的一段阴雨日子做好准备。
此外,天气骤变对春运后期的交通也有不利影响,大家需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好生活和出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