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藏古寺,云里听梵音。
心浮气躁的时候,走进深山,找个寺庙,听听佛音,感受禅意,总能让心灵得到短暂休憩。位于柳城畲族镇的千年古刹台山寺,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台山寺,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3年)距今已有1040余年历史,素有“浙中佛教圣地”“括苍山脉仙景”的美誉。它座落在台山之巅,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寺名,是武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山寺历史悠久。光绪《宣平县志•寺观》记载:“台山寺,在县东二十里。旧志云:宋乾德间,有禅师得道于此,每骑虎下山,创募台山寺。”伏虎禅师法名清辨,据说他在台山说法,结茅安禅,骑虎募创台山寺。其虎每夜卧于寺门口大岩石上,天长日久,留下虎形迹,至今依稀可辨。后经历代扩建,台山寺初具规模。
明崇帧己卯年(公元1639年),改名真静庵。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复名台山寺。台山寺建筑结构严谨规整,依山而建,坐西朝东,中轴线上依次排列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建筑,古色古香,禅意悠远。此后,又陆续修建了来翠亭、观音堂、妙云亭、山门牌坊、南无阿弥陀佛露天立像等景点,香火日盛,饮誉四方。每年大年初一,宣平人素有携家带口,登台山寺敬香礼佛之俗。
在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这片净土也曾留下革命印记。1928年5月,时任宣平县委书记曾志达在台山寺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发动扩建农村党支部,开展“二五”减租运动。抗日战争中期,宣平县战时中学和省立金华师范简师部先后迁至台山寺、静妙寺上课,成为战乱时期的清静学府。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游击队经常在台山寺一带活动。
然而,岁月深沉,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台山寺虽风光如旧,但石阶早已苔藓剥蚀,建筑破败倾颓不堪,廊庑殿宇几成危房,“来游者不堪寓目”。2022年中,当地乡贤俞学文,不忍千年古刹听其倾颓,慨然以重修为已任。他多方奔走,募化四方,筹集资金,于2023年春启动了对古寺的修葺工作。目前,整个工程已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
10来个月,除瓦砾削荆榛,日夜赶工慨然兴造,工程初竣古刹重焕光彩。如今,百步岭已换上了平整的条石,来翠亭等亭台楼阁已重整一新,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修葺功成颇规,全铜佛像圣容已周气象庄严,进山公路、自来水等设施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虽然是重修,但寺中依然处处可见岁月沉淀的痕迹,一砖一瓦依然流淌着当初的灵动,依稀可以想象台山寺当年的辉煌。
古寺倾颓岁月深,乡贤檀越造禅林;铺石引路招云影,种竹依轩锁月阴。重修后的台山寺,丰厚的人文景观与秀美的自然风光,和谐构成一派宁静、古朴、清幽的佛家气象。想必游人登临,亦有“桃源风景尚在”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