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对楼盘有兴趣,可以先交1万意向金……”“存1万抵5万,全款享受97折……”那么,买房时的定金、订金、押金、意向金、违约金,哪个能退?一起来看看。
订金,一般能退
订金并非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因此订金的效力取决于买卖双方的约定。如果没有约定,那么订金属于预付款性质,当卖方违约时,可以无条件要求其退回。买方违约时,可以与卖方协商解决并要求对方退款。但如果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
定金的退还,适用定金罚则
由于定金具有担保性质,其主要功能是担保房屋买卖合同能够顺利履行。如果继续履行房屋买卖合同,那么定金无需退还,将直接作为购房款的一部分。而定金的退还则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定金罚则。定金的退还需要判断是否存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同时也需要判断违约方是买方还是卖方:
(1)买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房屋买卖合同无法履行,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2)卖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房屋买卖合同无法履行,则需双倍返还定金。
押金,一般能退
押金并非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当履行约定完毕,双方法律关系不存在,无违约情况押金应予退还,有其他约定的按约定处理;如果履约过程中一方违约造成另一方损害,另一方可拒绝归还押金或按约定处理押金。
意向金,一般能退
如果买卖双方缴纳意向金时所签订的《意向书》,只对购房价格、房屋状况等基本情况做了简要约定,双方对房屋买卖合同主要条款产生分歧,导致买卖合同最终未能签订,双方均不存在违约情形的情况下,则应当退还意向金。
违约金,一般不存在退还情况
违约行为发生后,违约金应当作为违约方的赔偿,由违约方向对方支付。
如何防范风险?
定金、订金、押金、意向金、违约金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法律后果上都有明显不同,在签订合同时,当事者应对此有充分的理解,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行事。
签订协议时,务必仔细阅读协议内容。在房屋买卖过程中,买卖双方签订的预购协议等制作主体通常是开发商或者中介公司,作为购房者在签署相关协议前务必仔细阅读协议中的内容,注意文本中所注明的“订金”、“定金”、“押金”或“意向金”是否与双方口头沟通过程中所表达的意思相一致。
缴纳相关款项时,完善付款方式及备注信息。在缴纳“订金”、“定金”、“押金”或“意向金”时,尽可能采取银行转账的方式,并在转账时对款项目的进行明确的备注,尽量避免双方对款项的性质产生歧义。
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如出现争议时,应当妥善保存必要证据材料(如合同、单据、微信聊天记录等),及时向工商主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并且可以通过诉讼方式保障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