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朋友圈直接看馋,这是一条征集令:快来晒出你家的年夜饭

    潮新闻 记者 滕一韬2024-02-09 08:25全网传播量11.1万
    00:00
    00:00

    盼望着,盼望着,今天(2月9日)就是农历大年三十了,大家是不是都已经在家了?

    对中国人来说,忙活了一整年,在除夕这天,灯火璀璨,家人围坐,一顿阖家团圆的年夜饭是儿时的记忆,是亲情的味道,更是值得纪念的幸福时刻。

    在佳宴中分享快乐和喜悦,在良辰美景里期待新年新气象,这便是年夜饭的意义了。

    当然,除了看春晚外,晒出自家年夜饭也是过年的既定节目和必须的仪式感。

    那么,在这一年一度的家庭厨艺大赏环节,你家的年夜饭有什么特色菜?占C位的又是哪道菜?潮新闻邀请您一起来晒一晒。

    这不,朋友圈里,第一波年夜饭美图已经来袭。

    赵先生家里的年夜饭按照习俗中午就吃上了。受访者供图

    “我们年夜饭已经吃好了,现在全家人一起在唱K,特别欢乐!”90后新杭州人赵先生告诉潮新闻记者,他和老婆都是湖北人,按照当地的习俗,他们的年夜饭通常是在中午就吃了。“我们年夜饭的C位是鱼,而且鱼头的摆放还有讲究,必须要朝向上席,也就是主位。还有就是这条鱼不能吃得太干净,要剩一点点,意味着年年有余。”

    “晚上会烧我们当地特色圆子,叫做通山包坨,从小吃到大的,就馋这一口家乡的味道。”赵先生表示,今年他和老婆主打一个反向过年。

    “2019年前每年都会回老家过年,这几年在杭州过年我们也挺习惯了,而且也是通过我们小两口的奋斗在这里扎根安家了,所以今年一商量,最后决定把两家父母都接过来,一起在杭州过年,也刚好带着他们好好玩一玩。”

    “其实没有太大差别,只要父母在身边,就是过年,团聚的这一刻特别幸福和满足。”赵先生笑着说,“今天的年夜饭是大家配合完成的,丈母娘掌勺,我妈张罗买菜打下手,男人们承担杀鱼、摆碗筷一类的体力活。”

    南女士的海鲜“大餐”。受访者供图

    梭子蟹、鱿鱼、带鱼……在杭州工作的南女士一回到温州老家,就吃上了“大餐”。“海鲜肯定是我们这里的最大特色,其实中午这顿还不算是年夜饭,小姑姑简单烧一烧先解解我的嘴瘾,晚上我们整个大家庭要去酒店吃年夜饭,人多烧饭会累,这样也挺好的。”南女士笑着表示,“在外的日子是要像大人一样打拼奔波,一回了家,家里人的心意和宠爱让我都快要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金丝猪’了。”

    (林女士烧得一桌子菜。受访者提供)

    “从早上开始忙活,给家里人烧了一桌菜。平时工作忙不怎么做饭,今天年夜饭刚好可以露一手,没想到很多朋友给我点赞。”东北的林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做了几个家常菜,但是家里吃得有滋有味的。“过年,一年一年感觉过得很快,所以每年团聚的时候都格外珍惜。”

    (梅女士的“大乱炖”。受访者提供)

    “鸡鸭鱼肉,这一锅啥都有,过年必备。还没吃上,香味已经闻饱了。”丽水的梅女士告诉记者,年夜饭还得是家乡的土灶烧起来才好吃,要的就是这样子满屋飘香的氛围感。

    同样用上土灶的大锅的还有金华的葛女士。“过年我们的习俗是煮猪头,先谢年,之后就可以开吃啦!这一口猪头肉平时都吃不到的,真真是软糯可口。”

    “这会我爸已经在拆猪头肉了,小时候每当过年最期待的就是这时候了。馋的我颠颠地跟在爸爸后面看着他拆,表现好,可以马上得到一块小边角料,咸香浓郁,不要太好吃!”说起小时候的趣事,葛女士笑得合不拢嘴。“时间过得快啊,一晃40年过去了,但是一到过年,回到老家,还是可以任性做回孩子。”

    炖猪头。受访者供图

    在门外一阵阵爆竹声中,杭州的杨先生在兰溪市陈家井村吃上了这顿龙年年夜饭。因为老婆是兰溪人,今年杨先生来兰溪过年。

    吃饭前,一家人祭拜过祖先和“灶神”后关上门,围坐在一起吃饭。

    在他的印象中,兰溪农村的年夜饭比在杭州城里更有年味。桌上的很多菜也都有特殊涵义。

    比如,青菜豆腐寓意着清清白白做人;油炸的素包是“抱元宝”的谐音,带着恭喜发财的祝福;兰溪肉圆象征着一家人的团团圆圆……

    受访者提供

    除了这些传统美食外,在这顿年夜饭上还有臭鳜鱼、椒盐皮皮虾等新菜,也让这顿年夜更加丰盛,更有氛围感。

    “吃完年夜饭,还要在碗里留一口饭,象征着年年有余……”

    那么,你们家的年夜饭是否已经“上线”了呢?是不是也有自己小时候最馋的一道菜,快来晒一晒,说说故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