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过年切麻糖

创作者平台 视觉乌伤2024-02-07 08:03全网传播量3856
00:00
00:0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眨眼间又到了腊月廿八,过两天就是除夕了。儿时对过年是一种渴望和喜悦,现在似乎已沦落成一种负担。年味为何越来越淡,或许因为现在的生活,如果你愿意,每天都像过年。

儿时渴望过年,切麻糖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是我记忆深处最开心、最难以忘怀的。

“嘭!”弄堂里响起爆米花的声音,孩子们都会用双手捂着耳朵,胆子小的还会躲得远远的,等待那声巨响。当爆米花或者玉米花从那只黑乎乎的麻袋里倒入箩筐,扑鼻的香味随之溢出时,大家就知道快要切麻糖了。

我家切麻糖之前,母亲会用稻谷在锅里噼噼啪啪爆出谷花,还有炒冻米、炒粟米等,加上爆米师傅爆出的爆米花、玉米花、爆田塍豆、芝麻等切麻糖的原料。腊月廿十左右,请来村里切糖师傅切麻糖。

切麻糖的案板很简单,用两条四尺凳架起一扇洗刷干净的门板。放上切糖的篮筐、木框架、木滚筒、夹板、薄刀等,就开始了熬糖。

熬糖的技术很讲究。锅里倒入凉水,放入义乌红糖,开火慢慢熬,不停地搅拌,直到糖油熬成深棕色。熬到一定的程度,切糖师傅就会用棍棒蘸起少许糖浆,两指试拉,觉得粘稠度合适时,起锅倒入装着配料的篮筐里,搅拌均匀,倒入麻糖框内。铺摊均匀,用滚筒碾压平实后、划成四刀,再趁热切成薄片。

沙沙沙匀称铿锵的切糖声,就像动听美妙的交响乐,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切麻糖,是家里的大事,很庄重。父母会吩咐小孩子,别乱说话,别乱走动,别随便开门,那是生怕麻糖成不了型。真要遇上散了的麻糖,就会搓揉成圆形糖吧,也可以食用。

麻糖切好了,也不是尽情地张开嘴巴吃,而是浅尝辄止。因为,切好的麻糖数量不多,要吃上几个月甚至到来年的种田时节。

麻糖切好后,父母会分给我们八个兄弟姐妹每人一坛麻糖,各自保管享用。每年最早吃完麻糖的是二哥,最晚吃完的是大姐,大姐平时舍不得吃。大姐总会分享一些给弟弟妹妹们,感激大公无私的大姐!

谷花糖、芝麻花生糖自家人是舍不得吃的,一般是春节拜年期间招待客人用的。

义乌麻糖种类很多,有糙米糖、谷花糖、冻米糖、粟米糖、芝麻花生糖、玉米花糖、田塍豆糖等等。

义乌麻糖是传统特色小吃,起源于明代。以香、甜、薄、脆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世,形似玉梳白似璧,薄如蝉翼甜如蜜,香而不艳,甜而不腻,回味无穷。

义乌麻糖,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而家里请人切麻糖那种神秘感,却是只有那时候才有的,最最令人难忘的记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
潮客_q7r5jo · 2024-02-07 21:46 · 浙江衢州回复1
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