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节来了,徜徉在挂满红灯笼的王府井大街上,游人惊喜地发现:以往的“铜五牛”不见了,现场新添了一条“铜稻龙”飞在大街中央,令人耳目一新。这件形式特别、色彩瑰丽的铜艺术装置一经亮相,立刻成为瞩目的焦点,吸引不少游人拍照合影。
和“铜五牛”一样,活灵活现的“铜稻龙”同样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之手。这件特别创作的巨龙,是朱炳仁为献礼2024甲辰龙年的熔铜新作,作为王府井大街的新标志,为这条历史悠久的“金街”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氛围。
“铜稻龙”亮相王府井大街引围观 受访者供图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独特标志,象征吉祥与好运,同时,龙也是农业神和水利神。这条“铜稻龙”名为《龙行大地,五谷丰登》,整体长约12.5米,在一片金色的铜稻中,一条色泽瑰丽的“少年龙”游行稻间,行云布雨,润泽大地。
与传统文化中仪态威严的龙形象不同,“铜稻龙”采用了卡通拟人化设计手法而创作,尽显科技感和未来感。它的灵感,来自唐代的龙国宝——鎏金走龙。大而灵动的眼睛,锯齿状的脊背,萌趣的形象洋溢着青春气息,传递出蓬勃的生命力。
“特别是伸出的小手指,好像要与你亲切互动,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朱炳仁介绍。
七年前,朱炳仁创作了一套《五牛五福》亮相王府井大街。作品以唐代韩滉《五牛图》为蓝本,运用独创的庚彩技艺进行立体式呈现。五头如真牛般大小的铜牛,或行或立或俯首或仰,生动形象,寓意丰富吉祥,深得大家的喜爱。
“铜稻龙”亮相王府井大街引围观 受访者供图
在工艺上,此次亮相的“铜稻龙”也迎来了新突破。在庚彩技艺的基础上,朱炳仁增加“熔铜艺术”。2006年,在常州天宁宝塔的一次意外大火中,朱炳仁创立了“熔铜艺术”,自此,禁锢在范模中的铜得到了自由。金色的稻子解形熔意,密密匝匝簇拥着,每一束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此外,“铜稻龙”在配色上也花了不少心思。龙身的配色,来自“华夏第一龙”绿松石龙形器,清新的松石绿,搭配龙鳞状的镂空孔洞,让整个街区都灵动起来。
《易经·乾卦》载:“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朱炳仁介绍:“当龙出现在田间时,是吉祥的征兆,这与王府井大街的气质相得益彰。同时,稻是果腹的食物,也蕴含了大道。”“铜稻龙”用庄重而灿烂的铜,传递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吉祥寓意,表达对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2024甲辰龙年,不妨开启一场王府井打卡之旅,摸摸“稻龙”,沾沾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