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住宿7天,还可以享受贴心的配套服务……去年以来,“求职驿站”备受关注,成为杭州为外地高校大学生准备的“见面礼”。
今年,这样的“求职驿站”将在上城进一步铺开——2月5日,记者从上城区两会上获悉,全区将筹集“青荷驿站”青年流转公寓100间,为招才引贤打好坚实基础。这也是2024年上城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尤其是对于即将或刚刚迈入社会的青年,更需要经验积累和配套支持。为此,长期深耕青年发展型友好城区建设的上城,推出了“青年有为在上城”这项民生实事,包括筹集“青荷驿站”青年流转公寓100间;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1400个;签订校地实践战略合作协议10家等举措,帮助青年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今年上城将进一步完善就业见习政策,例如,通过认定一批符合带教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为就业见习基地,以政府补贴的形式,组织大学生在见习基地进行实践性训练。”上城区人社局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见习岗位涉及旅游、金融、餐饮、养老服务等行业,已有中国国旅(浙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等单位发布相应岗位,“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最终助力就业。”
目前,大学生可以通过“杭州人社”微信公众号查看见习岗位表,提前了解就业见习岗位,直接与意向企业联系;也可以登录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杭州就业创业服务大厅”栏目,参与就业见习申请。
除了对青年群体的关注,“暖心关爱在上城”项目则更多关注特殊人群,重点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行动和残疾人托养关爱行动,并创新开展残疾人社会化照顾服务,不断健全完善残疾人全民关爱服务体系,以“有爱”推动“无碍”。
以孤独症儿童为例,上城依托孤独症康复救助“3+2”举措,为0-3岁、3-7岁、7-9岁、9-18岁等不同年龄段的孤独症儿童提供针对性政策,并鼓励家庭和老师都参与科学康复中来。目前上城已有近20家儿童康复机构,为区域内400多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救助。
这为孤独症家庭卸下了不少重压。上城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桑丽现场算了一笔账。“目前孤独症儿童的‘影子老师’,市场价为每月1万元。而通过政府合作形式,康复机构的‘影子老师’基本套餐价格在3000元,包括运动感统训练、基本语言训练、情感教育等内容。”桑丽介绍。
在这次十件民生实事里,还有一些去年就见过的熟悉“面孔”被一以贯之地坚持下来,如在去年建成“家门口”的嵌入式体育设施100处、提前建成新能源充电桩(枪)800个、开展婴幼儿家长养育技能提升课堂100场的基础上,今年将新增示范型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15处、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300个,并开展养育照护小组师资培训,实现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
对老百姓来说,每年的十件民生实事直接关系着大家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为了做细做实做好各项实事,上城将第一时间完成任务分解,有序推进项目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为高水平打造独具韵味的国际化现代化共同富裕典范城区作出新贡献。
【潮新闻+】
上城区2024年度民生实事
“学有优教”在上城。
建成新校新园6所、新增学位6180个,全域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实现校区暖水设施全覆盖。
“幼有善育”在上城。
建设儿童健康管理中心10家,实现街道全覆盖;开展养育照护小组师资培训,实现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
“安心康养” 在上城。
建成“ 医养护驿站”12个,实现街道全覆盖;新增普惠型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10张。
“青年有为” 在上城。
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1400个,升级打造青年特色创业陪跑空间3处;签订校地实践战略合作协议10家,举办校企互动对接活动12场、实践助力活动4场;筹集“青荷驿站”青年流转公寓100间。
“幸福安居” 在上城。
建成区级安置房17.2万平方米,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500套(间),完成回迁安置2300户。
“暖心关爱”在上城。
完成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100人、有需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率100%,新增残疾人就业150人、辅助性就业收入增长20%,规范提升残疾人托养机构2家、省五星级残疾人之家6家,实施社会化照顾40人;新建(提升)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50家。
“和美宜居” 在上城。
推进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100台,完成改造老旧小区94个;实施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42个,完成公厕设施提升改造10座。
“健康活力”在上城。
新增示范型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15处,开展“百人百场”“百团百演”文体惠民活动200场。
“安全无忧” 在上城。
新增应急消防装备柜1800组;完成小区生命安全通道整治40处。
“便捷出行”在上城。
新增停车泊位2600个,新增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300个。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