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年轻人为啥爱逛商场B1B2层?

    苏州日报 记者 韩丽媛 实习生 马娴之2024-02-02 08:55全网传播量100.2万
    00:00
    00:00

    “反向消费”又有新动向。

    近日,年轻人爱逛B1、B2层(负一、负二层)又冲上了热搜。在苏州,各大商家的统计数据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据统计,今年1月以来,龙湖商场苏州区域负一楼营业额环比提升29%。苏州中心负一楼的客流占总体的三分之一。仁恒·仓街近期地下两层出现爆单、一位难求的盛况。

    “B1、B2层崛起”代表“反向消费”吗?它到底有何魔力?反映了年轻人怎样的消费观?未来品牌下沉带来哪些机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实地走访了苏州各大商场一探究竟。

    探访

    街头感与复古风流行,价格并不都便宜

    歌曲《野狼Disco》中,“大背头,BB机,舞池里的007”描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元素。而如今,当代年轻人也爱上时光机穿越感,复古成了新潮流。位于苏州中心B1层的城市集市以复古为主题,今年1月以来销售业绩环比增长超100%。

    沉浸式体验照大头贴,吃泡泡糖,人均只要45元。95后杨女士在苏州工作,很喜欢假期和朋友逛复古风集市,每次总能尽兴而归。“那里有晾晒的衣服,细节做得蛮到位的,基本上模仿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风格的精髓。”杨女士说。

    城市集市苏州中心项目市场负责人张丽君说,集市通过主题场景的打造、季节变更的主题美陈,丰富的业态向年轻化靠拢。不仅有餐饮业态,城市集市还融入了开心麻花小剧场、游艺等业态。“商场负一楼趋同化比较明显,我们通过复古怀旧的风格,让大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价格适中。”张丽君说。此外,代表80后复古工厂风的马伍旺饮料厂单价16元到18元,定价平民,也在龙湖、苏州中心等商场的B1层掀起消费潮。

    不过平民价并非全貌。龙湖狮山天街B1层“山下街”今年1月初开街,外街餐饮引入了更有腔调,更为丰富的台湾菜、韩国菜、西餐等菜系,客单价80元到150元。

    中高端饮品也下沉。B1、B2层从原来的蜜雪冰城等大众平价饮品占据主力,到现在布局台系奶茶KOI、“爱马仕酸奶”Blueglass等特色茶饮。去年下半年,进驻仁恒·仓街B1层的KOI Plus苏州首店最高一天售卖679杯,平均1分钟卖一杯。“太忙了!”KOI仓街店店长刘成娟既开心又有压力。目前KOI单杯25元到30多元。Blueglass抓住“脆皮打工人”养生需求,苏州首店位于仓街B1层,人均40元,开业首日便出现爆单。

    缘由

    有情怀也看性价比,消费也是种娱乐

    “年轻人喜欢新潮款式,注重质感及做工,对价格不太敏感。”某潮牌店85后工作人员郑先生说。而许多00后则表示,“感兴趣,也要买得起。”

    年轻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和品质。大学生朱丹喜欢逛B1、B2层,她表示,“地铁直达很方便,价格亲民,没有太多负担。”但是品质也很重要,“像有些奶茶品质好,只有3个小时赏味期,而且还是手摇的,贵一点也能接受。”初中生王玲对记者说。

    新鲜感和刺激降低了价格敏感度。“B1层现在卖潮流服饰的店也比较多,比如说CHUU和D2Y,还能自己设计,我特别喜欢。”90后自由职业者李丹说。

    消费也是一种放松和娱乐。泽田本家苏州中心店营运督导王玮表示:“许多年轻人很有个性。我们采用自选模式,把主动权交给消费者,每半个月就会推出新口味,年轻人很喜欢。”龙湖狮山天街“山下街”“食陆号”店长阿仁做生意很随性,店内有可打卡的毛绒玩具,还有试菜“游戏”。苏州中心B1层广莲申点心便利店内的高饱和度棋盘格花纹、冰淇淋机械手臂、自动点心贩卖机,让消费者更加放松。

    苏州翰云科灵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长期注重年轻人消费动向,总经理纪文翰也是90后。他表示:“在城市化的推进下,玻璃幕墙,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的繁华总是相同的。在年轻人眼中,只要产品独特,就能带来情绪价值与文化认同感。在同类型商品中,消费者将更在意性价比,在特色创意商品面前,情绪价值就成为首要考虑。”

    解析

    品牌下沉或成趋势,丰富业态带来新机遇

    在大家普遍的认知里,去B1、B2层消费没有太大的压力,这不仅是价格层面,还是一种感觉,这给众多商业体地下经济带来机会。

    随着地下商业的火热,以及年轻人的喜好变化,更高品质的商业品牌考虑下沉。KOI去年陆续开了两家店,均在B1层,刘成娟说:“哪里客流多,客群精准,就去哪里。”广莲申食品有限公司副总林女士表示:“有些大型商场的B1、B2层业态丰富,汇集了众多居家生活、流行餐饮品牌,与我们点心便利店时尚、鲜明的风格和客群不谋而合,能有效发挥群聚引流的功能。”

    商场会更注重打造社交属性更强的地下商业街。“目前地下商业街还不多,可以借助地理空间,打造更多匹配10岁到20多岁的年轻人消费需求场景,希望消费者停下来,慢一点。”龙湖狮山天街“山下街”项目负责人沈志超说。目前龙湖已经在全国开展4条地下商业街改造项目。“租金会比以往提升一点点,不过对于好的品牌我们也会适当给予优惠。”沈志超说。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副院长屠立峰认为:“从消费者认知端看,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地下空间已经成为消费者日常活动空间的一部分。同时,从商业载体端看,随着商场地上空间的开发日趋饱和,商场将地下空间改造作为发展的重要机遇。商场B1、B2层的业态,从刚需性质的商超、小吃,逐渐向满足社交、娱乐、体验等高品质需求延伸,也吸引了越来越高端品牌入驻。需求的增加可以不断提高整个楼宇的商业价值,提高投资回报,是促进地方消费经济繁荣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