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东馆今日启用!双展同开,三星堆“金面具”来咯

潮新闻 记者 马黎 郭楠2024-02-02 03:29全网传播量10万
00:00
00:00

2月2日,上海博物馆东馆正式启用。

上海博物馆东馆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总建筑面积113200平方米,共八层,地上六层,包括展示陈列、公众服务、库房及办公用房,建筑高度45米;地下二层埋深12.9米,主要为学术报告厅、影院、活动教室等。有大小展厅20余个,还设有大量教育体验场地,展示陈列区面积达3.36万平方米,预期每年观众接待量达500万人次。

整个建筑的设计以人为本、以文物为中心,改进了常见的封闭式流线设计,在不同位置设置敞开式的休闲边厅以及室外露台和花园,凸显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流互动。

上海博物馆东馆

随着上海博物馆东馆投入使用,“中国古代青铜馆”将全新亮相,为观众呈现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陈列。

上海博物馆携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28家单位共同举办的“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三季“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将在第一、第二特展厅展出,由央视频、三星堆博物馆、中创文保联合制作的“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国宝”全球巡展也将同步展出。

从预约小程序上可以看到,截止2月8日,东馆首周门票已全部约满。

“上海博物馆参观预约”微信小程序

东馆的“中国古代青铜馆”是国内外第一个专题陈列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艺术馆,此次也将率先进入试开放。

展厅以中国青铜工艺的发展史为线索,分为萌生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融合期、复古期七个板块,精选500余件展品,其中一级品60余件,约占上博馆藏青铜器一级品的60%。原陈列中的绝大部分展品将继续展出,如镇馆之宝大克鼎、牺尊、子仲姜盘等。

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夏晚期至公元19世纪中叶清中期的3600年间,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作为上海博物馆东馆开馆大展,共展出363件/套文物,汇集了最新考古发现,最新文物修复成果,是迄今为止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阵容。

展览分为“天行乾道”“地势坤物”“人和明德”三大主题,向公众全面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和特点,呈现中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和开放包容特性。


以上器物分别代表青铜器、金器、玉器、陶器、石器。

以上器物于2021年分别出土于三星堆三号、四号、五号、七号、八号“祭祀坑”。

以上器物分别来自湖南岳阳市博物馆、陕西城固县张骞纪念馆(县博物馆)、甘肃天水市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以及来自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良渚文化玉琮。

“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国宝”全球巡展,历经三年策划,两年拍摄,以三星堆文化为主题,12K数字科技为手段,实现“文化+科技+艺术”深度融合,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坚实践行。

展览通过展示12K超高清文物数字影像、三星堆考古发掘历程以及国内外资深艺术家创作的三星堆文化主题当代艺术作品,综合运用创新科技、原创音乐、艺术绘画等多种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为观众提供视、听、感多角度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全新文化体验。该展览是“致敬考古人、致敬文博人、致敬媒体人”为核心表达的创新型数字展,同步重磅推出全球首个VR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及文物修复互动,体验“考古人的一天”,让观众通过数字展的沉浸式体验走进三星堆的神秘世界,近距离感受“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蜀魅力,感悟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