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留学|杭州伢儿离牛剑有多远

潮新闻 记者 郭闻2024-01-27 04:07全网传播量26.1万
00:00
00:00


1月24日,剑桥大学放榜,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收获257份预录取通知。而在此之前,牛津大学已经放榜,我们至少169人收到预录取通知书。

每年,全球有几万人申请这两所英国最顶尖的大学,但最终只有几千人被录取,所以这份名单每年都备受关注。特别是对中国大陆地区两三百人的录取量来说,几乎每个学生、其所在的学校,都是被大家分析的对象。大家的关注点都是:哪家的娃这么牛,他们是怎么学、怎么录取的;哪座城市最“香”,录取的人数最多。

从今年情况看,“牛剑”两校录取仍基本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而其中,上海再次领跑全国。在牛津大学预录取中至少拿走了74份offer;剑桥大学85份预录取。

浙江今年战绩不显,牛津大学预录取7人,剑桥大学预录取15人,不温不火。

“牛剑”录取为啥引人关注

牛剑预录取榜单之所以让人关注,是因为它的录取流程比较复杂,且条件严苛,作为世界顶流高等学府,确实入学难度很大。

之所以叫预录取,是因为这两校招生录取分为三个步骤,即面试(面邀)—预录取—录取。一般面试会在前一年的12月中旬之前开始,此时,能够拿到面邀通知的一般只有申请人数的一半。

比如根据牛津大学官网数据,学校每年会收到超过22000份申请,能够入围面试环节的申请者大约是10000人。因此,牛津的面邀率不到50%。相较来说,剑桥大学的面邀率稍高些,大约是70%。面试之后又会淘汰一部分人,历年数据显示,牛津面邀通过率为33%,剑桥面邀通过率只有25%。比如,2022年一共有22,470人申请剑桥大学,拿到面邀offer的大概有15,729人,而最终只发放了4,238枚预录取通知。

过了这两关的申请者才会进入预录取名单,两校一般会在第二年的1月中下旬之前公布预录取名单。而进了预录取名单仍只能小小高兴一会儿,松半口气,因为在三四月最终收到录取通知书时,还会再淘汰掉一部分。这时候,看的就是各学生的考试成绩了,总体来说雅思成绩过7分或7.5分是基本项,单项分也会有要求。另外,一些专业还会有特别的成绩要求,比如剑桥大学数学方向,还需要STEP考试成绩(一项由剑桥大学及剑桥考试中心组织提供的英国顶尖院校在数学方向的本科入学考试)。通常预录取名单中有将近1/6的人有可能最终被刷下。

这也是为什么每年的“牛剑”生不仅是我们关注,各国也对这张榜单关注的原因。因为录取上的都是牛娃,都值得自豪。许多国家的媒体和留学机构也都会对当年的牛剑录取榜分析一二。从申请人数、录取比例、淘汰人数、地区偏向、专业方向等等,各方面都会被扒出来议论一番。毕竟,哪怕在全世界,教育对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件大事。

上海连续五年领跑全国

近些年,牛剑两校每年向大陆学生发出的预录取数量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从2020年到2023年,中国牛剑预录取offer的数量总和从261人上涨到了400多人,各地拿到“牛剑”offer的学校也越来越多。中国学生仍是“牛剑”两校国际生第一生源国,无论从申请人数还是录取人数,都远超除英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而其中,上海仍是牛剑面邀和预录取的强势地区。去年2023年的牛剑预录取名单中,上海以压倒性的优势位居全国第一,超过排名第二的广东接近100位。独得159份。在今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426份预录取名单中,上海独得159份,远超过第二名广东,第五年一骑绝尘领跑全国。

相较之下,浙江的录取数据就显得比较弱,并且从近些年数据看,浙江与上海在“牛剑”上的录取人数差距逐年加大:虽然绝对数字都在上升,但是相对来说,两地之间的录取人数差距在逐步拉大。并且,浙江在全国的排位也在下滑,2022年与2023年排名在第5,但今年的预录取情况不甚乐观,有业内人士认为是“集体陨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杭州的学生不够优秀吗?并不是。

从客观到主观,导致了巨大差距

首先是因为上海云集了众多实力雄厚的国际学校。

上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教育领域的国际化和多元化需求比较旺盛,是全国国际学校最多的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16个区已有140+所国际化学校,不仅有美高、AP、IB、A-Level、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主流国际课程,还有新西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五花八门的小众国际课程,一共吸纳了超过7.6万的学生。

每年“牛剑”的录取榜单全国TOP10学校里,上海稳稳地占据了7席的绝对优势。

单是从今年牛津大学预录取名单看,既有实力稳定的老牌牛校,比如上中国际(9枚)、领科(8枚)和光剑(7枚),又有表现亮眼的黑马学校,上海新纪元学校(2枚),文绮汇点和上外立泰、哈罗、惠灵顿等。

庞大而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得上海国际学校有了对周边长三角地区优秀学生的虹吸效应,杭州也不例外,近几年春季赴上海参加国际学校入学考试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无形中也带走了浙江的优秀生源。

但是最关键是,杭州或者说浙江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上仍落后上海家长一截。

相较一路家门口公办小学、公办中学、高考这样的常规应试教育道路,留学道路其实更难走、更需要提前规划与安排,而不是因为没考上好的高中或大学,才临时决定留学。

上海家长针对留学这件事,开始策划与考虑的时间比较早。曾有一位将孩子送去上海国际学校就读的杭州妈妈感叹:上海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路径规划,不是初中才开始,或是走传统的升学路径遇到困难才转头,而是从很早就开始了。学校里每年都有家长做分享,有位爸爸从小带儿子每个假期都去上海各个公园观察鸟,日积月累坚持下来,有次发现了一种濒临灭绝的鸟类。后来儿子申请美国学校,这一项作为申请文书的主要内容,非常出彩。相比之下,我们这些外地生比上海学生在教育方面的规划晚了一些,眼界有限。

杭州乐亦思培训学校老师建议,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可以申请到什么样的学校是由自身成绩决定的,但实际上,家长的规划意识与认知占了起码60%。有了好的认知与了解,才能根据孩子情况做规划,早早打好英语和数学基础,个性化定制孩子的留学路径与方向。是低龄留学,是通过国际高中申请海外本科,还是直接出国读高中,又或者是留学读研;是申请美国、英国还是小众国家;孩子更适合什么专业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家长提前考虑,并与孩子一起商量的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知留学故事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