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省人大代表叶伟忠:探索构建以“帮信罪”为典型的轻罪治理办案新机制

    潮新闻 记者 许梅 王志浩2024-01-26 07:48全网传播量5035
    00:00
    00:00

    “作为来自检察系统的代表,我对省检察院的报告尤为关注、感受尤为深刻。”1月26日上午,在参加杭州代表团审议时,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叶伟忠感慨地说。

    叶伟忠说,如何做好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要回答的时代命题。围绕着这一命题,报告里有很多内容可圈可点。比如聚焦服务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先后出台护航企业“14条”“29条”、打造护企安商多样服务载体,示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浙江大地的生动实践;聚焦为民履职监督,推进冬季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落实AED规范配置、“生鲜灯”规范使用等专项治理,制发“一号建议”开展消防中介行业联动治理,“一年来,各项专项行动带动‘高质效办案’提档升级,透过一个个鲜活个案,让人民群众更加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最高检应勇检察长指出,要“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此次省人代会,叶伟忠带来的建议也与轻罪治理体系建设有关。

    他介绍,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范围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占比达到87.1%。从杭州来看,近三年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占比分别为84.2%、87.1%、88.6%,呈逐年递增趋势。

    “可以看出,犯罪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强轻罪治理司法实践很有必要。”叶伟忠说,在轻罪治理实践方面,我省在这方面已有先行探索经验。如目前高发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2020年杭州检察机关共起诉帮信罪案件129件,随着“断卡”行动深入推进,2021年该数据激增至1020件,同比增长近700%;近两年,帮信罪起诉量也分别达670件、860件,起诉数持续位居所有刑事案件的前列。同时,帮信罪案件还呈现犯罪手段集中、罪犯年轻化、刑罚多为轻缓处理等特征。针对这一情况,杭州检察机关着力在个案上探索帮信罪的轻罪处置经验。如拱墅区检察院在办理陈某等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中,对于职业“卡商”与行业“内鬼”勾结开办手机卡,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给予严厉打击;对触犯帮信罪的在校大学生陈某浩,因其兼职误入歧途,参与时间短、获利少,则作出不起诉处理。同时,针对在校大学生违法收购、贩卖手机卡的情况,检察官们和学校一起开展法治宣传。该案例获评省检察院2023年度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从该案的办案效果来看,将该类犯罪纳入轻罪治理,效果突出。”叶伟忠建议,针对我省帮信罪成因、人员构成等,省检察院会同职能单位出台省一级帮信罪办案机制意见,积极发挥“案发前预防、案发后调解,办案中认罪认罚、服刑后帮教帮扶”等检察职能延伸,有效利用三种“不起诉”相互递进的分流处置机制,探索梯次治理模式,注重行刑衔接、化解社会矛盾,以帮信罪轻罪治理的“浙江样本”,努力在全国轻罪治理实践中走在前列、永立潮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