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视频称,一直被称作“弟弟”的大熊猫和叶,其实是妹妹。不少网友调侃:“姐弟变姐妹,不会再变成兄妹吧。”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布的视频截图
在视频中,饲养员“谭爷爷”透露,熊猫的性别有点儿复杂。“和叶刚出生的时候,性别特征偏向于‘弟弟’,喂了几个月后,包括它排尿高,而且特别活泼,个子也大,就鉴定是‘弟弟’,就没再怀疑它的性别。”但“谭爷爷”表示,随着和叶越来越长大,它雄性显著特征就不明显,然后我们就请专家来采集生物样本,查出来它确实是“妹妹”。
据公开资料显示,和叶的爸爸“美兰”也曾被搞错性别,被误认为是雌性。此前也有多只大熊猫出现过性别反转的情况,比如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曾发布声明,承认搞错了熊猫宝宝“美轮”“美奂”“阿宝”的性别,还有大熊猫浦浦也曾因“大小姐”变“少爷”,上过热搜。
大熊猫的性别为何如此难鉴别?
1月25日,潮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上海生态学会理事郭光普,他表示大熊猫属于性二型不明显的动物,就是性别有两种形态,但在亚成体(即指动物断奶到性成熟之间这段时间)时,由于第二性征不明显,性器官也还没发育,形态上难以辨别,“亚成体阶段相当于少年,大了以后可以通过雄性外生殖器和雌性乳头进行判断,当然行为上也是可以判断的。”
不过,郭光普称,大熊猫一般要在5岁性成熟后,性别特征才会慢慢明显,“性成熟大熊猫的性别其实也不容易区分,但对于经验丰富的饲养员还是可以做到的。”此外,郭光普提到,性二型不明显的动物其实不少,都不太容易区分雌雄,例如熊类、鼬类、猫科、鼠类、鹤类、企鹅类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旭接受媒体采访时则提到,由于熊猫宝宝出生的时候只有100克左右,比起成年时候的体型差了900倍,所以无论哪个器官看起来都像是完全没长成的样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