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嘉兴市召开《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就业创业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嘉兴市人力社保局、市扩投资专班、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围绕《若干政策措施》作出了通报。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嘉兴市全力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工作,推动经济回稳向好,并在《若干政策措施》中充分体现了“全面集成系统施策,突出重点兜牢底线”的特点。
那么,这一特点该怎么理解?嘉兴市如何回应社会关切的就业创业问题?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发布会上,记者梳理了几大重点。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就业创业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
从嘉兴市2023年就业创业的数据来看,总体表现称得上“亮眼”。据统计,全年市城镇新增就业14.62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3万人,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6965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2.37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7.54万人、高技能人才4.02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8亿,扶持创业3152人,带动就业1.38万人;建成零工市场21个,服务企业4300多家,实现灵活就业超5万人次,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举办各类招聘活动755场次,1.85万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41.15万个。
在此基础上,《若干政策措施》就“稳、促、拓、兜、提”五个维度提出30条政策措施,其中延续政策14条,新增和优化政策16条。
首先,在稳定市场主体扩大就业岗位方面,嘉兴市将通过“稳企拓岗增就业”专项行动,对企业推行“免申即享”“直补快办”优惠政策。落实到具体做法,则体现在继续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用好用足“再贷款”等央行政策工具、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等方面,同时加强实施与灵活就业相适应的政策措施。
“促”和“拓”两个维度,则针对就业、创业群体,提出了一系列利好举措。比如取消对创业人员的户籍限制,放宽初次创业条件,首次申领条件从登记注册3年以内放宽至5年以内;优化担保贷款贴息比例,重点人群按规定给予全额贴息,其他人群贷款贴息比例进行优化调整,并控制贷款利率上限;支持企业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等。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海峰
据嘉兴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海峰介绍,目前全市已建立了23个“零创空间”,开展以登记地址使用“零费用”、经营主体设立“零费用”、综合赋能“零费用”为主要内容的“零创”帮扶,现已有897户市场经营主体入驻,累计减免各类费用1071万余元,已解决用工1283人。
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空间的层面上,嘉兴则将稳定政策性岗位规模,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全力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对企业,鼓励用人单位建立就业见习基地,吸纳毕业两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和16至24岁失业青年见习,对相应学生、青年给予优惠措施,符合条件的还可给予见习期间的各项补贴。对个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最高可享受3个3000元,即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回嘉留嘉”求职补贴、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到农村基层急需紧缺专业就业且服务满1年的,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安家补贴等。
嘉兴市人力社保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易连强
会上,嘉兴市人力社保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易连强特别提到要“兜牢高质量充分就业底线”,一方面构建技能培育体系,加大紧缺技能人才引育力度,着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一方面要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持续优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1311”全周期精准服务机制,确保100%帮扶到位。他表示,对于就业困难人员,要落实精准帮扶,深化“六个一批”行动,全年力争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500人以上。
落实到具体举措,困难群众的就业底线如何“兜牢”?嘉兴将聚焦困难群体求职就业面临的问题,分层分类提供就业援助和社会救助。比如脱贫人口、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以及企业招用脱贫人口、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相应税费减征政策;再比如,对有就业意愿的困难人员,及时提供个性化就业帮扶,对无法通过市场化渠道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按政策规定运用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同时,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后在社保补贴、生活补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并加大退役军人、残疾人、女职工等群体扶持力度。
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效能方面,嘉兴市将聚焦用人单位招聘和劳动者求职需求,不断加大招聘服务供给,包括持续擦亮“校园嘉兴日”等高校毕业生引才品牌,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招聘活动,高频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活动,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同时,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建设一批“好就业”服务站,并加强零工市场高质量建设,支持各地在公共招聘新平台、线上就业平台开设零工信息(灵活就业)专区,满足劳动者求职和企业用工双向需求。
嘉兴市扩投资专班专职负责人姚富强
“2024年,嘉兴围绕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交通设施、城乡发展、社会民生五大重点领域,将安排500个左右重大项目,当年投资超过1200亿元。”嘉兴市扩投资专班专职负责人姚富强表示,这些项目在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扩大就业岗位供给,包括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在广大农村地区建设布局,以及公共汽车充电桩、屋顶光伏、“四好”农村路等一大批扶持农民创收项目,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