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写点生活|灶台上下的年糕

    创作者平台 琉璃冠珠2024-01-24 03:25全网传播量2413
    00:00
    00:00

    转眼步入癸卯年腊月,站在兔年短尾巴上,想象三百六十五天的光阴竟跑出了飞兔的残影。

    小寒与大寒之间,田垄里的寒霜把刚起身的油菜镀上一层厚厚的银边,屋檐下的大头菜耷拉着橙黄的脑袋,瓦甏内赤条条的年糕们挤挨在一起咕嘟咕嘟喝水。

    “为什么年糕要浸水呢?”“因为年糕口渴啦。”还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趴着甏口一问一答,如今听到从城里返回乡村老家的外甥、外甥女也这般问答,觉得饶有一番趣味。“小姨待会儿给你们做甜甜味和焦焦味两种年糕,好吗?”“好耶,小姨最好啦!”孩子们雀跃着争相卷起袖管捞上来三条肥年糕。

    资料图。据CFP。

    我拎起晾得瘪瘪的大头菜在流水中缓慢冲洗,顺道摘除它头顶上的几绺黄缨子,留取绿缨子备用。铁锅、菜刀、砧板一并洗净,把两颗大头菜各自一分为四,大铁锅里舀入两瓢山泉水,大头菜和绿缨子就从从容容地跳进了锅。灶膛里引火添柴,孩子们四手并用握牢把手使劲儿推拉风箱,使得橘红火苗噌噌蹿起来舔舐凹陷的锅底,不消一刻钟,馥郁的香气便溜了出来,孩子们的小鼻子灵敏极了,忙央求揭开锅瞅瞅锅里的光景。打开锅盖,只见大头菜像沙瓤西瓜似的沁出刀口边的汁水,紧贴表皮层的部分还略显生硬。我给孩子们盛出一些已经软烂的小块儿解解馋,接着把两条年糕切成半指宽大小的八大段,齐齐丢进锅里,再撒上少许粗盐粒,转一圈生抽酱油调色,最后拿木铲轻轻铲平新加入的年糕大军,使整体色泽和口感糅合得更加均匀细腻,此时记得改为文火炖煮。

    剩余一条年糕了,我和孩子们为它穿上金黄色的松花粉打底衫,又用长脚火钳把它递进灶膛里,远离中心火源,翻滚着包裹上黑黢黢的草木灰外衣,挪向一旁边缘静静受热。

    约莫过了半个小时,年糕噗哧发福,孩子们听闻细微的声响料定灶台下的年糕煨熟了,忙用火钳扒拉出来,问我是否必须洗干净才能吃。 我接过孩子们手里的黑年糕,扔在泥地里一边左右翻身,一边告诉他们这叫祛祛“火气”,然后掸清爽灰尘,刮挖掉表面焦黑硬壳,拿筷子挑点乳酪般的猪油,直直插入胖年糕的核心位置,再对半拗开这条年糕,交代他们吹散热气分着吃。与此同时,灶台上的大头菜㸆年糕真正算得上完全收汁了,那种食物混煮后被激发的本原香气绵延出一缕憨憨的味道,诱人的酱红色闪烁着暖暖的亮晶片,通透的鲜甜咸在味蕾间不住跳跃。

    孩子们一口这块年糕,一口那块年糕,像美食观察员一样评价说这是两种不同风味的“糯叽叽”,如果要选出哪种最好吃,还真选不出来。孩子们边吃边说,说得满嘴冒油,说完拿袖子揩小嘴唇,衣袖立马变得油光锃亮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