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海宁首个“千亿镇”是怎样“链”成的?

    潮新闻 记者 褚晶君 共享联盟·海宁 俞伟慧 杨立超2024-01-24 01:14全网传播量11万
    00:00
    00:00

    一个浙北小镇,能有多强?

    今天,记者从海宁市黄湾镇获悉,去年,该镇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成为中国“千亿大镇”,可谓“富可敌城”。黄湾为何能这么强?它的实力源于哪里?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海宁市黄湾镇的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宁基地四期组件生产车间,只见一块块深蓝色的光伏组件从生产线有序下线,发往巴西、希腊等世界各地。据正泰新能海宁基地总经理刘古岩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基地将满负荷生产,订单早已排到二季度。

    红火的势头,不止正泰新能一家企业。去年,黄湾镇172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24.3亿,同比增长36.5%,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87.9亿元,同比增长40.6%。“能顺利挺进千亿镇,黄湾凭借的是‘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选准赛道跑到底的勇气。”黄湾镇党委书记宓舟丹表示,作为海宁市工业重镇,黄湾镇以前瞻性、敏锐性的眼光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招引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锻造“强引擎”。

    未雨绸缪,才能抢占先机。2015年,黄湾镇通过引入首家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正泰新能,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继落地,实现新能源产业“无中生有”;2008年以来,紧抓新材料产业发展窗口期,及时调整原有化工产业,催生出以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海宁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14年前,依托制造业本底优势,培育壮大以火星人厨具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制造企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关键时刻,政府“推一把”。2022年1月,投资105亿元的光伏龙头企业晶科能源一期项目进行生产调试,距离项目开工仅用时100天!“早投产一天,企业就能早一天出效益,早一天去抢占市场。”黄湾镇经济发展办主任祝凯峰说,“大到土地、能耗指标解决和电站审批,小到建筑材料供应、运输审批、员工住宿等问题,事无巨细我们都管。”

    这样的服务是常态,天通凯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厂房建设过程中,原本设置的物流通道正好连接的是一条断头路,造成企业原材料和产品无法顺畅运输。黄湾镇协调交通、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及时打通断头路,解决企业物流运输难题。

    “链”式发展,推动产业聚变。近年来,黄湾镇通过做好强链、延链文章,通过“一链一策”打通堵点、接通断点,着力培育了一批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装备等密切关联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绿康(海宁)胶膜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一代N型太阳能电池的关键组件POE胶膜被运送到相距5公里的晶科能源海宁基地;浙江英德赛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纯氨正是新能源企业所需的关键材料;嘉兴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能为半导体芯片制造提供关键材料……

    这背后,离不开精准招商。“我们以三大主导产业链上的各类重点企业,详细绘制招商产业链图谱,让招商人员‘按图索骥’。”宓舟丹说,黄湾镇以产业链招商为主线,并结合基金招商、展会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推动“靶向招商”取得新突破。去年,该镇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备案项目23个,完成实到外资6588万美元。

    收官就是决战,开年就要奔跑。这几天,黄湾镇招商相关负责人梁慧晶正忙着洽谈光伏玻璃、光伏支架领域几家企业,“这些企业是我们从‘链主’企业供应商名单中挖掘出来的。”今年,黄湾镇将继续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排摸一批本地工业企业配套的科技服务业、环保服务业、节能服务业,研究探索“二产+三产”的招引模式,高质量打造杭州湾现代化产城融合共富示范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拧紧燃气“安全阀” 嘉兴长水街道为群众守护人间烟火气
    牵头“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海宁这家公司有点牛
    助力城乡教育一体化 秀洲区与杭师大共谱合作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