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召开新春人才座谈会

海纳百川聚英才 齐心协力创未来

潮新闻 通讯员 谭琴 林子璇2024-01-23 13:49全网传播量17.8万
00:00
00:00

新春将至,岁寒情深。1月23日,余杭区举办“众智共创 看见未来”新春人才座谈会,60余名高层次人才代表相聚一堂,共谋发展良策,共话美好未来。

近日,余杭区两会胜利闭幕,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其中不乏广大人才朋友。两会后的第一周,余杭召开此次新春人才座谈会,既是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也是对人才长期以来大力支持余杭发展的由衷感谢,同时也希望进一步凝聚人才力量,为新一年余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参加座谈会的人才有来自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行业的青年企业家,也有来自之江、良渚等省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还有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人才们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为余杭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余杭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纵深推进“创新策源工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引育力度、提升平台能级、优化双创生态、迭代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聚才磁场、人才高地。2023年,余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人才工作答卷,发布了“海创未来”余杭人才品牌,高质量建设余杭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深入推进人才服务增值化改革,新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超5万人,全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40万。

“在之江实验室里,年轻人可以挑大梁,我们实验室研究人员的平均年龄才32岁。”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平台研究中心研究专家冯毅说道。

余杭凭什么吸引人才?余杭不仅是中华文明圣地、创新活力之城、生活品质之区,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余杭更取得了由“国字号”“全科生”“翻身仗”“高质量”“好口碑”5个关键词组成的靓丽成绩单。一是圆满完成了“良渚论坛”筹办、亚运火种采集两大“国字号”任务;二是夺得了7项国家级荣誉、10项全省第一(唯一)、9项全市第一(唯一)、9项全国全省全市领先率先,交出了“全科生”优异答卷;三是在全市“冲刺2万亿”大战大考中奋力扛起大区担当、作出突出贡献,助力全市打赢经济“翻身仗”;四是GDP总量、财政收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人才总量等重要指标持续位居省市前列,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五是全力推进城市新中心建设,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贴心服务好人才和企业,收获了群众的“好口碑”,为下阶段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余杭为什么重视人才?人才是强国之策、创新之魂、产业之基、发展之要。今年,余杭向“双千亿”目标发起全力冲刺,提出了“32141”的具体目标,即GDP总量突破30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总量突破2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再超1000亿元,土地出让金再超400亿元,招引更多10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余杭正成为一方求贤若渴的发展高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优秀人才。

余杭能带给人才什么?座谈会上,归创通桥创始人、董事长赵中对余杭区深情表白:“公司在余杭发展十二个年头,也见证着余杭的发展。而余杭的高质量发展跟高质量的人才政策、服务配套、营商环境是离不开的。我也一直都在主动为余杭做招商,主动宣传余杭政策。”

余杭做对了什么?这里有强劲的发展动能和重大的战略机遇,给人才带来了更强信心。新春纳才、科技人才周、杭州人才日、国际人才月等丰富的主题活动,营造出浓厚爱才敬才用才的氛围,让人才在余杭有地位、有尊严、有舞台。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等一大批科研创新平台和产业园区,为广大人才大展身手提供广阔空间。“青才来余”五项举措、“黄金20条”等人才政策,真金白银地助力人才更好发展。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让广大人才在余杭工作更顺心、生活更舒心。人才增值化、数字化服务,为青年来余就业、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个性化、套餐式服务,进一步把服务做到人才心坎上。

余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余杭能实现跨越式发展,靠的是与广大人才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对于余杭来说,需要人才扎根在这里,放大视野格局,永葆创业激情,勇攀创新高峰,持续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创新成果转化力度,不断向着“微笑曲线”两端攀升进发,努力把“创新浓度”转化为“经济密度”和“发展高度”,同时,涵养家国情怀,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为国家和地方发展多作贡献。

下一步,余杭区将继续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不动摇,打响“海创未来”人才品牌,努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打造最优人才集聚地。以“大人才观”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育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以“大产业观”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积极探索科创平台牵动“科教人贯通”、战略任务牵引“大兵团作战”、龙头企业牵头“创新综合体”,实现平台项目资金一体配置、引进培养用好一体推进、政府市场社会一体发力。以“大服务观”持续擦亮“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余杭营商环境品牌,突出国际范、潮青春、增值化服务,通过推出一揽子“小切口”改革举措,有效破解人才堵点难点,构建“余杭成就人才、人才成就余杭”的良性互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