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工作的事情就在群里对接……”1月18日11时50分,正在上班的顾女士,突然被“老板”拉进一个微信群。
顾女士是公司的财务,她查看了“老板”的头像和昵称,并没有异常。群里还有一个叫“小五子”的人,顾女士依稀记得公司有个供货商昵称就叫“小五子”,因此就没有怀疑。
“开票资料发群里,一会儿会有笔款进来……”
“老板”和“小五子”在群里讨论公司业务,说有一笔款到公司账户,收到后立即转到客户的银行账户上,周五会退回,要求顾女士做好配合。
随后,“老板”在群里发来一串信息,上面有客户的转账卡号和姓名,要求顾女士转235.7万元。
“已经和对方沟通好了,就等支付款项了……”
“小五子”特意@老板,说对方已经汇款了,让老板把预付款的事情办一下。
顾女士仔细查看了公司账户,发现并无进账,按照企业规章,不可以向对方转账。
“客户在催,尽量快点!”面对“老板”的不断催促,此时的顾女士突然产生了怀疑,群里真的是老板吗?
之前派出所开展的反诈宣传中,经常提及的“冒充领导”诈骗方式,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顾女士在脑子里打了个问号。出于安全考虑,顾女士拨通了老板的电话。
“我们没有这个业务!”老板的一句话证实了顾女士此前的疑虑,“肯定是遇到骗子了!”
她连忙拨通了衢州市公安局智造新城分局城东派出所的电话。
“没转钱吧,我们马上到!”接电话的反诈民警覃鹏焦急万分,火速带领辅警赶到现场。
“这就是典型的‘冒充领导’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
在顾女士办公室,民警看过群里的聊天记录后,肯定地告诉顾女士。
随后,民警面对面地对顾女士讲解该类诈骗案件的特点、方式以及防范措施,并手把手地教顾女士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还好前两天听了你们的反诈宣讲,我当时还做了笔记,不然我可能就被骗了!”
顾女士激动地向民警连声道谢,回想起这段经历,顾女士至今心有余悸。
警方提醒
1.凡是以领导名义用微信等聊天软件添加好友,并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未经核实的都有可能是诈骗,务必通过电话或见面等途径进行甄别、核实。
2.在未能核实对方身份信息的情形下,不要以任何形式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
3.保护好个人及单位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请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警惕,加强防范谨防上当受骗!
“转载请注明出处”